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踐行健康學25:膝關節活動分析

根據不同的理論依據,對膝關節的使用有不同看法。

現在很多專家說,35歲以後膝關節中的的半月板、關節軟骨等組織就不再生長,磨損一點就少一點,所以一定要省著用。不過他們一般也不反對步行,主要是強調不能下蹲、爬樓等運動。

健康學認為,包括半月板、關節軟骨等組織組織都是活的組織,不是自行車零件,有一定的恢復、修復能力,運動還能增加這些組織的營養供應,要適當多運動。而且最好多做一些運動項目和活動方式,使更多的組織和部位進行運動。包括下蹲、爬樓,只要條件許可,都可以進行。

依據血氣運行為理論基礎的中醫養生、國術(如打拳、弄槍、舞刀、站樁等),好像也不忌諱腿的較深彎曲,似乎都有膝關節彎曲到約90O、甚至更小角度的動作。

雖然理論根據不同,結果各異,但好像都沒有見到對膝關節的活動進行具體、細緻的分析。本人對此也沒有深入研究,加上篇幅所限,下面只是本人粗淺的觀察和認識,僅供大家參考。

一些養生專家說下蹲、爬樓會嚴重損傷膝關節,可能一個原因是從人主觀感受的難受程度推測的。不少中老年人,膝關節在下蹲、爬樓時確實很難受,甚至疼痛。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這一些動作使人體重心存在有所提高的過程,確實需要多做一些功,會感到比較費力或難受。另一方面,在膝關節彎曲較大(彎曲形成的角度較小)時,即使做同樣的功,也會感到更費力和難受。若不信,各位老師可以在平地上用半下蹲的姿勢走50米試試,其難受程度可能比用同樣速度、正常姿勢走500米還要大。下樓時做功少但也比較難受也是證明。至於他們說爬樓時膝關節受的力是體重的6~9倍,我是學物理的,從力學的角度分析,是根本不可能的。出現膝關節要受到6~9倍體重的說法,可能與上面說的類似,也是從人的感受進行推測出來的。

健康學倡導的膝關節運動,除包括爬樓、下蹲等較深度的向後彎曲外,還包括向內或向外的彎曲,比如我以前說過的做內羅圈和外羅圈腿姿勢的走路,以及橫向走等。

從網路上的膝關節活動演示圖可以清楚看出,與一般走路(膝關節只有輕度彎曲)相比,下蹲、爬樓等膝關節較深度彎曲,以及向內、向外彎曲運動時,關節中組織的拉伸、擠壓、變形、摩擦的組織或部位都有所不同。也就是說,適當做一些這些運動,膝關節中的更多組織能得到更均衡的鍛煉。

若僅僅堅持多走路(如膳食寶塔建議每天走6000步,一些人走的更多),由於姿勢單一,膝關節中的組織得到活動的必然較少,得到富含營養物質的關節液不會太多。若說磨損,由於總是摩擦同一點位,或許更容易造成損傷,這裡的損傷既包括被摩擦點位的損傷,也包括很多組織得不到鍛煉而更快的退化。相反,若各個組織能夠均衡鍛煉,關節液的總量會更多,組織得到的營養多,必然有利於其恢復和修復。即使說磨損,也是很多組織都受到一點,而都不會很多,不至於引起嚴重後果。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每種運動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和環境情況,認真分析、仔細選擇適合自己的種類、方式和程度。比如心臟功能較差的人上樓一定要很慢,免得心臟超負荷。下蹲困難的中老年人,不要強蹲,能蹲多少就蹲多少,並且最好手扶著桌子、欄杆等,保證安全。

不管是規律還只是個案,我自己這些年確實證明70多歲是可以做爬樓、爬山、下蹲等運動的。我是約2011年開始堅持經常鍛煉的。我現在與7年多前相比,爬樓並沒有感覺比原來困難,原來左腿只能半蹲,現在能蹲下了(儘管蹲的時間較長後站起時比較困難),踢毽子時腿更能彎曲了。總之,就是膝關節更好用了。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范振英科學網部落格。

鏈接地址:http://wap.sciencenet.cn/blog-75458-1149314.html?mobile=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