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複雜人體中逮出你腫瘤的人,醫生背後的醫生,是誰?

一說到放射科,大多數人的印象就是做檢查、拍片子的地方,但少有人知道放射科還坐著對影像影像進行解讀的診斷醫生,他們身居幕後,卻各個都是「火眼金睛」。

茫茫人體中逮出你腫瘤的人是我…

特長:疾病「偵查員」,診斷病灶位置、兇險程度

日常:閱片,發現影像影像上的疾病,並作出診斷,發現病灶具體位置,通過影像上的蛛絲馬跡來判斷疾病的兇險程度,甚至精準認出「兇手」是誰,幫助臨床醫生儘早的明確病因,對疾病進行精準的治療。放射介入,以影像診斷為基礎,並在影像設備的導向下,將特定的診療器械導入病變的相關部位,進行非手術的治療或取得病源學、病理學等診斷組織。

到醫院看病,為什麼醫生經常讓我們拍片子、做CT、掃磁共振呢?

這是因為影像學檢查可以無創地發現我們臨床視診無法觀察到的病灶。如骨折,我們要通過X線平片來觀察;早期肺癌,我們要通過胸部高分辨CT進行診斷;腦梗塞,我們要通過磁共振來評估……

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對疾病的深入了解,放射科醫生的作用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發現病變和診斷病變,而且更需要對患者病情作出全面的影像學評估。

如直腸癌患者治療,包括多種治療方式(如上圖所示),簡單說來,臨床考慮直腸癌後,還必須通過影像評估後才可以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在臨床上,對於病情複雜的患者,僅從臨床角度出發難以作出全面精準的疾病評估,最優治療方案的決策需要更多重要的影像學依據。這就需要放射科醫生走出去,全面深入臨床,了解臨床所需,參與臨床診療的全過程。MDT(多學科團隊診療)的出現,為放射科醫生進入臨床提供了契機。

腸癌其實是淋巴瘤

一位八十多歲的「腸癌」老太太,因外院診斷晚期「橫結腸癌」、化療1年效果不佳來我院結直腸癌「MDT」就醫。

了解相關病史後,放射科醫師首先認真閱讀患者的全腹部增強CT,重新對患者進行診斷和評估。

閱片中,放射科專家發現該患者診斷「橫結腸癌」影像證據不足,影像上橫結腸病灶強化均勻,未見明顯壞死,且周圍淋巴結強化均勻。放射科專家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果斷地對患者「腸癌」的診斷提出質疑,提出「橫結腸淋巴瘤」的診斷,由於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案完全不同,因此建議再次行「腸腫瘤」活檢。消化科再次腸鏡活檢通過病理修正為「淋巴瘤」。

老太太最終得到了最適當的治療方案。

什麼是MDT?

MDT即多學科團隊診療

複雜疾病的診療好比是一場戰爭…

偵察兵

放射科醫生是戰爭中的偵察兵和參謀,在MDT治療模式中負責發現病變、診斷病變和全面評估病變,將病變中各種碎片化的影像學資訊進行搜集、整理、歸納和分析。

司令部

MDT團隊是司令部,司令部依據放射科醫生提供的「情報」前瞻性地給出最佳治療方案。

野戰軍

內外科等治療科室則是野戰部隊,負責「治療方案」的具體實施。

MDT的過程,是放射科醫生全面參與臨床診療的過程,既可以深入學習相關的臨床知識,又可以了解臨床對於影像報告的要求。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臨床醫生而言,參與MDT,不但對自己影像知識有更多了解,而且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的狀態。

影像與臨床雙劍合璧,大大提升了疾病診療的水準,醫療安全與醫療品質進一步得到保障和提升。

近些年來,浙醫二院放射科率先「走出去」,放射科醫生作為核心成員已全方位融入醫院所有MDT團隊中,包括結直腸癌MDT、間質瘤MDT、肝膽胰腫瘤MDT、胃癌MDT、乳腺癌MDT、肺癌MDT、膠質瘤MDT、垂體瘤MDT、癲癇MDT和骨肌MDT等等。

放射科醫生深入臨床,不再是埋頭讀片,更重要的是提升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以患者為中心,積極參與臨床診療,全力助推醫院醫療安全與品質的雙提升。

關注我們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