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臨床見聞 | 喉切除術後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臨床觀察

01

資料與方法

選擇2006年2月至2010年9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因下咽喉癌行全喉或半喉切除術後,患者42例。男28例 女14例,年齡48~78歲,平均63歲,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及內分泌代謝疾病。

術後6 h,腸蠕動正常,腸鳴音3~10次,經由胃管緩慢輸注全營養配方勻漿,術後3~5 d後機體仍處於應激期,每日能量供給按「允許行低熱能原」 (83.7~104.6 KJ/(kg?d),隨著胃腸功能恢復,能量供給逐漸增加至每日146~188 KJ(25~35 Kcal)/(kg?d)。第1天全量1/3,若無腹瀉、腹脹、反流等不良反應。第2天供給全量2/3,直至達到全量約2000 ml/d,一般200~300 ml/次,6~7次/日,維持10~14 d後拔出胃管,改為經口進食,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適當脂肪、豐富維生素飲食為主。

02

結果

患者術後傷口Ⅰ期癒合,術後第10天與術後第1天比較,體重差異無顯著性;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血紅蛋白、總淋巴細胞計數等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或稍有改善,兩者比較無差異顯著性。

03

討論

喉切除術後患者,術前為正常自主經口飲食,術後胃腸無器質性損傷,胃腸功能無障礙,有腸內營養支持適應證。術後常規留置鼻胃管,給予勻漿型營養支持,營養素齊全均衡,補充了分解代謝損失,維持正氮平衡,有利於蛋白質合成及傷口癒合。從成本效果分析來看,勻漿型營養最為經濟,無疑是患者的最佳營養支持方案。適當強化谷氨醯胺和膳食纖維,刺激免疫細胞,達到免疫營養支持。谷氨醯胺維持腸道黏膜結構完整,減輕腸屏障損害,膳食纖維的降解產物,含有短鏈脂肪酸,是腸道細胞的能量來源,也是腸道益生菌的營養物質來源。

鼻胃管推注營養物質時,採用頭高30°~45°體位,有助於預防吸入性肺炎,推注完後保持0.5~1 h,嚴密監測胃腸殘留量,避免誤吸危險及引發腹脹,通常需6 h抽吸一次殘留量,如殘留量≤200 ml,維持原推注頻率,瀦留≤100 ml,增加攝入量,如殘留量≥200 ml,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反流、嗆咳,延長推注間隔時間或暫停輸入,使用促胃腸動力葯。

術後10 d停鼻飼,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動作的練習,帶鼻飼管試進食,無明顯誤咽時,可拔除鼻飼管。本研究2例患者出現腹瀉、3例腹脹,採取營養液保溫措施,維持溫度在37℃~42℃,並腹部熱敷,更改營養方案,採用低滲性營養配方後好轉。

添加特殊營養物質的勻漿型營養,適合於絕大多數喉切除術後患者,術後Ⅰ期癒合能取得較好的營養支持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 黃靖平 姚立平

作者部門: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