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秋分 | 請收下這份養生提醒

俗語說,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

我們迎來了今年第十六節氣:

秋分

據《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分」為「半」之意,此時太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均分,又正好處在秋季的中期,故名秋分。秋分時節陰陽之氣於此平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光直射位置從赤道繼續往南半球移動,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愈加明顯,冷空氣逐漸活躍,北方地區開始步入深秋,而南方地區也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秋天。「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之日後陽消陰長的趨勢漸漸加強,氣候從熱到涼的轉變逐漸突出,中醫養生當以平調陰陽、禦寒保暖為重點。

禦寒保暖防秋瀉

秋分過後,一股股冷空氣南下,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形成一次次降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實現了氣候從熱到涼的轉變。

金秋氣降,人體的氣血應於秋氣從外往裡收斂,因而削弱了肌表抵抗病邪的能力。如果平時體虛,機體免疫力較差,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不足,風寒之邪猝不及防,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有慢性咳嗽、哮喘等病史的患者可能舊病複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若疏於防範可能加重病情。

秋分時節涼風習習,應當密切關注氣溫情況,適時添加衣物,老人、小孩、患者以及素體虛弱之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長袖外套、圍巾、帽子應當時時放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秋分節氣前後是秋季腹瀉的高發時期,尤其好發於6個月-2周歲的嬰幼兒。預防秋季腹瀉,除了加強飲食及個人衛生外,應當注意臍周的保暖。中醫認為肚臍是元神之門戶,睡眠時尤應注意覆蓋衣被以防寒邪入侵,平時亦可常做臍周按摩,有助於保健防病。

成人患病大多病情輕、病程短、預後良好,出現腹瀉癥狀後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藿香正氣丸、補脾益腸丸、整腸丸等藥物,並注意適當飲水補液,腹瀉次數多、病情嚴重者應及時就診。嬰幼兒患病具有起病急、脫水快的特點,極易引起水電解質紊亂而出現抽搐、驚厥,建議及時就醫。

食有涼溫平陰陽

陽消陰長,交泰有時,自夏至節氣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至秋分時節恰好陰陽之氣兩兩相半,因而秋分膳食養生亦當遵循陰陽調和的原則。中醫認為,循陰陽之法,則合養生之道,「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聰目明,氣立如故」。

與初秋的溫燥不同,秋分過後冷空氣逐漸活躍,氣候逐漸向涼燥過渡。「秋冬養陰」的飲食調養主旋律不變,但直到冬至之前陽消陰長的趨勢仍在繼續,因而從秋分陰陽相半的時節開始,滋陰潤燥的同時,食材也應注意適當選用溫暖胃腸之品,勿令中土陽氣受傷。

秋天是各類蔬果成熟的季節,琳琅滿目的水果彷彿為秋天乾燥的氣候帶來了滋潤的甘露。葯有溫涼寒熱,水果亦有寒涼、溫熱、甘平之分。

雪梨生津潤燥、消痰止咳,柚子酸甘化陰、潤肺養顏,香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等等,儘管此類水果富含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亦是柔潤滋養之品,但胃腸消化食物的同時也消耗人體的熱能,此類水果偏於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過多食用則影響胃腸運化功能,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因而不宜進食太多。葡萄益氣養血,石榴生津止渴,棗類健脾益氣等等,此類水果性味甘溫,素體脾胃虛寒之人可適當食用。

月餅酥香莫貪嘴

秋分時節正值農曆八月中旬,恰逢中秋佳節前後。沏上一壺好茶,一家老小溫馨圍坐於月色之下,中秋圓月配上金黃酥香的月餅象徵著家人歡聚的團圓祥和。各式各樣的月餅賣相誘人、甘香可口,饞嘴的吃貨可要當心,隻宜細細品味、淺嘗則止。

月餅含有較多的油脂、蔗糖,熱量非常高,過多食用容易加重胃腸負擔,引起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等癥狀。月餅與香茗素被譽為「天仙配」,吃完甜膩的月餅,最宜喝上一杯清香的熱茶止渴生津、消解油膩。成年人一天最好不超過1/2個月餅,老人、小孩及平素脾胃功能較弱之人應減量食用,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腦血管病患者則應根據病情謹慎食用或不食。

動靜平衡調氣機

秋高氣爽,正是戶外活動五彩斑斕的時節。各種運動如散步、慢跑、籃球、足球、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廣場舞、登山、騎車等等,均能起到充分活動肢體,宣發肺氣,健體強身的作用。

在進行「動功」的運動之餘,宜配合「靜功」,一靜一動猶如太極之一陰一陽,相互結合、相得益彰。「靜功」講究神定志守,所謂「動乃健身之道,靜乃養心之術」,秋氣降斂,靜功的練習能達到收斂神氣、安神定志的目的,以使秋氣平和。

「無動則無以有生機,無靜則無以有純念」,白天陽氣升發,因而適宜開展各類戶外運動鍛煉以宣達氣機,擺脫秋乏的困頓,恢復飽滿的精神;晚上陽氣收降,因而適宜進行諸如默念六字訣呼氣練功法、站樁、打坐、冥想、慢速瑜伽等安靜柔和的運動以順應陽氣降潛。

進行靜功練習時,應當盡量選擇環境幽靜、不被外界打擾的地方,充分放鬆肢體,集中注意力,於安靜的氣息吐納中過濾一天的負面情緒,回歸內心的平靜,從而煥發心靈的活力。

秋分食療方

合參地飲

【材料】生地20克,百合10克,人蔘10克,蜜糖15克。【製法】生地、百合洗凈後放入瓦煲,加入清水600毫升,中火煮至湯約200毫升時,用燉盅盛裝,將人蔘洗凈切片,放入燉盅內加蓋,小火隔水燉一個半小時,取出待稍涼後加入蜜糖攪勻即可。【功效】益氣滋陰,養肺潤燥。適合陰虛氣弱或兼肺燥咳嗽之人。

陳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陳皮5克,烏梅10克。【製法】將陳皮、烏梅洗凈後,陳皮剪碎、烏梅剪開,將普洱茶、陳皮、烏梅一同放入茶壺中,注入開水,將第一次沖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開水,濾出茶湯飲用。【功效】止渴生津,消食養胃。適合口乾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板栗銀耳小米粥

【材料】板栗100克,銀耳10克,小米50克,枸杞5克,冰糖適量。【製法】銀耳用溫水泡發,板栗剝殼去皮掰成小瓣備用。砂鍋中加水適量,放入泡發好的銀耳,大火燒開後,加入小米和板栗,轉小火,慢慢燉煮約45分鐘,然後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熄火,加入枸杞,蓋上蓋子燜10分鐘即可。【功效】養陰潤燥,補脾健胃。適合秋燥傷陰、脾胃偏虛之人。

蓮藕淮山脊骨湯

【材料】蓮藕500克,鮮淮山500克,豬脊骨500克,蜜棗2枚,生薑3片。【製法】蓮藕、淮山洗凈切塊,豬脊骨洗凈、切塊、水焯後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功效】養陰潤燥,健脾補虛。適合脾虛陰傷,口唇膚乾、體虛脾弱之人食用。

【醫生名片】

成傑輝 主任中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常委。

欄目支持/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責任編輯/藍輝龍

編輯/楊聖愛 繆燕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