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運動小常識知多少?

霧天運動,涼爽濕潤

身邊誤區:

鍛煉偶爾會碰到大霧氣象,因為霧是由水汽形成的,所以一些人就認為,霧多的地方空氣涼爽濕潤,更適合鍛煉。

專家分析:

霧天,汙染物與空氣中的水汽結合,變得不易擴散與沉降,這就使得空氣中的汙染物大部分聚集在人們經常活動的高度。而且,一些有害物質與水汽結合後,毒性會變得更大,如二氧化硫會變成硫酸或亞硫化物,氯氣水解為氯化氫或次氯酸,氟化物水解為氟化氫。因此,霧天空氣的汙染程度要比平時嚴重得多。

此外,組成霧核的顆粒還很容易被人吸入,並易在人體內滯留。而鍛煉身體時,吸入的空氣量要比平時多很多,這就更加加劇了有害物質對人體的損害程度。在這樣汙濁的霧氣中運動,肯定會吸入大量的有毒物質,引起咽喉炎、氣管炎、眼結膜炎或其他過敏性疾病等。

專家支招:

霧天鍛煉身體,對身體造成的損傷遠比鍛煉的好處大。所以鍛煉應選擇良好的氣候環境進行,在多霧的氣象裡,不妨將戶外運動安全在霧散去後進行。

專家解難:

問: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嗎?

答:事實上,沒有哪種健身方法是最好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選定健身項目,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夠堅持,持之以恆,因為健身需要時間和耐心。如果每天能花半小時時間行走或慢跑,都能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冷天鍛煉會傷風

身邊誤區:

冬天氣象寒冷,尤其是北方。在這樣的氣候中鍛煉,恐怕是需要點勇氣的。室內溫暖如春,誰也不願意跑到冰天雪地裡去鍛煉。而且還有人認為,在寒冷的環境下鍛煉容易傷風感冒,這就更找到不鍛煉的理由了。其實不然。

專家分析: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體育鍛煉能促進人體健康。冬季在戶外適當鍛煉,能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在外界氣溫發生變化時,機體能主動適應環境,及時調節生熱機能,維持體溫恆定,提高禦寒能力。而且,冬季在戶外進行鍛煉,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如果長時間待在室內,久而久之就會缺乏對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能外出時稍不注意就因風吹而引發疾病。

專家支招:

冬季鍛煉是對付寒冷的積極措施,但也要注意,冬季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水準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於藏伏之中,所以運動鍛煉中要注意精神內守,避免陰精陽氣外瀉。鍛煉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待熱後再脫去一些衣服,然後適當加大運動量。鍛煉時不要過於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煉後,要及時擦乾汗液,若內衣已潮濕,應儘快回房間換上乾燥的衣服,避免著涼。

專家解難:

問:冬季適合選擇哪些運動項目進行鍛煉?

答:具體的項目可根據年齡來選擇:年輕人可安排跑步等衝擊有氧運動,這樣能消耗更多的熱量;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爬樓梯等低衝擊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則可安排散步、瑜伽、太極拳等溫和的運動項目。

鍛煉前應該多做深呼吸

身邊誤區:

有些人在鍛煉前,喜歡多做幾次深呼吸,比如潛水愛好者、健美愛好者等,以為這樣能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其實並非如此。

專家分析:

運動前多次做深呼吸,容易導致「過度換氣綜合症」,表現為突然的心慌、噁心、出虛汗,甚至會暈厥。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是因為人體對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需求有一個比例,血液中必須含有6.5%的二氧化碳和2%的氧才能保證正常代謝。而深呼吸會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致使血管急劇收縮,氧氣會牢固地與血紅素結合,使肌肉難以獲得氧氣,從而使人出現缺氧癥狀。這種現象經常會發生在準備活動時,不過運動過程中的深呼吸一般不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症」。

專家支招:

提醒運動愛好者,運動鍛煉前做猛烈深呼吸是不利於鍛煉的。

專家解難:

問:運動能改善人的心理狀況嗎?

答:我們都知道,運動可使人的身體健康,其實運動還能讓人的性格變得豁達外向。因為運動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改善情緒,而且群體性的運動還能減輕精神壓力,克服敵視和嫉妒心理,扭轉孤獨和煩悶的心情,使人精神振奮。所以說,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還能促進心理健康。

運動前應該多補充營養

身邊誤區:

我們知道,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人體能量的供應完全依賴於食物,於是就有人認為,運動前應該多吃點富含營養的食物,以保證供給人體運動所需的能量。事實並非如此。

專家分析: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儲備的能量是足以滿足一般運動之用。而且,運動前過量進食還會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從解剖學來看,胃在腹腔內與其他臟器牽繫不多,飯後運動,就會使充滿食物的胃隨著身體重心的移動而顛簸震動,讓胃受到強烈刺激,很容易出現疼痛、噁心、嘔吐等癥狀。此外,為了能更好地消化食物,胃內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也會加快。如果此時劇烈運動,血液就會再次進行重新分配,使內臟器官的血管收縮,血液大量流向運動器官。

多,飯後運動,就會使充滿食物的胃隨著身體重心的移動而顛簸震動,讓胃受到強烈刺激,很容易出現疼痛、噁心、嘔吐等癥狀。此外,為了能更好地消化食物,胃內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也會加快。如果此時劇烈運動,血液就會再次進行重新分配,使內臟器官的血管收縮,血液大量流向運動器官。


專家支招:

運動前是不適合吃太多東西補充營養的,否則必然會造成人體運動器官與消化器官之間產生血液供應的矛盾,不僅影響食物消化,也影響運動的效果。

如果打算在運動前補充一下體力,可以少量食用一些易於消化吸收且含纖維素少的食物,高營養的食品並非我們運動前的首選。

專家解難:

問:運動後喝點酒,是不是能快速消除疲勞?

答:運動後飲酒對身體的影響主要看飲酒量的多少,一般認為運動後少量飲酒能改善血液循環,加速消除疲勞。不過若長期大量飲酒,就會導致食慾下降,營養素缺乏,而且會傷害肝臟,還可能會增加患高血壓和中風的危險,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來源:揚超說寵物

責編:劉宇曼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