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精品咖啡與咖啡匠人的魅力

手沖咖啡是一門手藝,堅持一份對咖啡的執著

大家都知道,手沖咖啡的魅力是任何機器都無法複製的,最近十多年的時間裡,隨著精品咖啡運動的推廣,部分美國人也開始追求高品質咖啡,但是單一產地的微妙味道是用咖啡機無法做出的,但是真正精深的手泡功夫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成的。而真正能踏踏實實肯下工夫去了解咖啡豆的人,越來越少……

匠人

清淡,是大部分島國料理的風格。「還原最原始的味道」就是他們飲食觀,以前說的大部分都是吃,這次主要說說喝的。島國裡茶道、清酒都是用基本的材料和及其碉炸天的技術「提煉」出來的,這群「提煉人」個個都是老司機,他們稱自己是「匠人」。

「匠人」在日文中寫成「職人」。作為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於自負的自尊心。這份自負與自尊,令匠人對於自己的手藝要求苛刻,並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即使並非什麼偉大的科學、崇高的藝術,能夠把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技也而近乎道矣」。

匠人文化——「重視細節」和「敬業精神」——的作用無可取代。儘管不想從民族性的角度說,但不得不說,這兩個短語所蘊含的素質已經融在日本人血液中,促成世界上最發達的服務業,支撐著日本的發展。

想要喝懂它必須要懂得日本咖啡發展史。最早記錄咖啡進入日本是在元祿時代,衰落與江戶時代,在明治時代又奇蹟般的起死回生,猶如人生一般的大起大落。

元祿時代: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侵佔長崎後,想大力推廣咖啡文化,當時荷蘭人的行銷方法是:拉一個當地居民讓他們嘗嘗咖啡,讓他們一傳十,十傳百,然後讓他們都買荷蘭人的咖啡賺一筆,結果發現日本人太閉塞,覺得這玩意苦澀難咽,遂作罷。當時真正能懂喝咖啡的人少之又少,這些人算是「星星之火」了。

江戶時代:這段時間日本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咖啡猶如小透明般的存在,隻流行於外國人之間。大多數國民對咖啡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

明治時代:閉關鎖國的時代結束,日本與國外開始建立聯繫,咖啡作為「友好的飲料」出現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當時廉價的價格和文化交流的需要,咖啡館開始急劇增加,出國留學的人數的增多也讓咖啡文化在日本這片藍海裡得以傳播。

蘭館,是日本福岡太宰府市的一家老牌咖啡店,開業於1978年。好幾位客人,從蘭館開業時便來光顧,直到今天,前後近四十載。

咖啡店的老闆田原照淳,自3歲起,就泡在咖啡香氣裡,耳濡目染,長大後繼承了父母的咖啡事業,打理蘭館的生意。為了做出更好的咖啡,田原努力提高自己品味咖啡的能力,他也因此獲得「日本咖啡師冠軍賽」第一名,並代表日本,獲得荷蘭世界盃的第三名。

在蘭館,除了能享用到一杯「能讓人感到被香氣包圍的,沁人而溫柔的」咖啡,甚至你喝咖啡的杯子,都會是獨特的——田原會拜託客人,從世界各地帶回不同的咖啡杯。

當客人走進這間咖啡屋,可以不必按照咖啡的酸度、甜度來點單,僅憑罐子上的圖案挑一款看得順眼的,也會心情愉悅。

店內的咖啡杯,每一個都帶有其年代、產地的獨特魅力,田原的媽媽會在客人進店來時稍作觀察,然後挑選她覺得會適合那位客人的杯子供其使用。

對咖啡,他從來都是一絲不苟的。咖啡杯測有著明確的標準,從稱量咖啡豆的準確克數,直到沖泡出來的咖啡冷卻下來,都很有講究。在一杯咖啡從熱到冷的溫度變化中,能感受其中的所有,是咖啡杯測的基本。

每個人對好咖啡的定義都不相同,對於田原來說,好的咖啡,一定能讓人感到被香氣包圍,是沁人而溫柔的咖啡。

作為眾多舶來品之一,咖啡特別適合日本人龜毛的性格,畢竟是花二十分鐘做出一杯能一口悶掉的量,只能說:「可以,這很日本!」茶這方面已經達到了「道」的境界,而咖啡與茶不分家,作為茶的「好姐妹」——咖啡自然也被日本本土市場重視。

日本的咖啡器具品牌佔領全球咖啡器具品牌的半壁江山。Kalita、hario等大廠在全球咖啡大賽中頻繁登場,甚至還有百年老鋪——野田琺琅摻乎一腳。這些專註於咖啡器具製作的廠商,每年都有新品更新,反觀下來,日本的咖啡市場有多大。

在日本咖啡店遍地開花。在日本京都用大眾點評一搜一大把,其中大的有幾百平米,小的都沒有店面只有一部街邊手推車。反觀下來,日本人民對咖啡的需求量如兇猛野獸一般,據統計,島國咖啡進口與消費量均在世界排名名列前五。

真正喜愛咖啡的人為數眾多。在日本能看到很多老年人坐在咖啡館看報紙,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看到的景象。

廂型小客車內賣書和研磨手沖咖啡的匠人大叔落後不可怕,落後而不自知,集體無意識,才堪憂。最無恥的莫過於看到別人的文明現狀或現象,不在對比中反思和審視自己,還試圖掩飾或者尋找心理上的精神勝利法,講什麼「這個、那個都是源於我們的……」無知蠢話。

唯有認識並坦然面對落後的現狀才能端正學習的態度。相對日本是從明治維新以來,就推崇「匠人文化」了,「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所以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咖啡匠人,那種低調和認真

因為島國的單品豆子大部分都是「深烘焙」,不會喝的人只會感覺到「苦」味。

日式單品咖啡的特點是:深烘焙;中粗研磨;細水流;慢出品。他們的理念是:美味值得你等待。日本人做咖啡就像表演,絲毫不差的粉量,一如既往的水溫把控,恰到好處的注水角度,完美無暇的「の」字型畫圈。他們是在用靈魂萃取一杯單品,而不像中國某巴克跟用水沖清熱感冒顆粒一樣的「倒水」。「用心去做」就是日式咖啡的精髓。

說到「匠人」,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大師名叫田口護,他的稱號是「咖啡巴赫」。這稱號的逼格要突破天際啦,不過這稱號對於田口先生來說可謂是名副其實。他獨創的「河野式滴濾」更是讓日式咖啡並沒有避己之短,而是大幅度揚己之長。雖然自己沒有喝過他老人家沖的,但據聽說是,苦帶有絲絲甘甜,回味無窮。如果你想到了苦咖啡冰淇淋那就對了。

日本的咖啡文化得以發揚,靠的是對咖啡味道的追求和那份執著的愛。

可能想嘗試另一種生活吧,內田先生喜歡咖啡,經常自己烘培咖啡豆。而夫人剛學完麵包師課程,他很喜歡吃她做的麵包。於是就想開一家店把兩人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就這樣開了起來。

除了去手作市場以外,從11點開店一直到關店,基本全天都在這裡。早上6點來烘培咖啡豆,8點開始做麵包。

5個小時裡(從早上6點到11點),內田夫婦隻說過一句話,其餘時間都在忙各自的工作, 他們之間沒有互相的提醒和催促,甚至都不會特意去觀察對方的工作。

在內田先生煮紅豆、攪拌紅豆的2個小時裡,內田夫人就在一旁做麵包。各種用過的鍋碗瓢盆放入水池後,內田先生會抽空洗完放回工作台,而內田先生的舉動沒有分毫攪擾到夫人的注意力,而內田夫人在為麵包填入內餡時,也不會額外確認豆沙的品質和味道。

匠人氣質和商人性格

在日本福岡,有一位67歲老先生,經營著一家不大的咖啡店,他計劃再乾3年,到70歲便退休。

森光宗男高中畢業後去了東京,在一家叫做「摩卡」的咖啡店裡研習了五年,然後他才回到故鄉福岡,開了自己的「美美咖啡館」。從此也開始自己的漫長的「咖啡人生」。

作為日本摩卡咖啡教父級大師,森光宗男擁有的卻只是一家很小很小的店鋪。隻此一間,沒有分店。即使他知道只有讓咖啡店規模擴大,才能盈利。

他堅持這樣一間自己就能顧過來的小店:在他眼裡,只有一個吧台的店鋪,才能和客人展開味覺的對決。他希望「能夠親手為每一位客人做咖啡」。

日復一日,森光宗男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從咖啡豆的生產地到最終的萃取,他堅持親力親為,這正是手藝人最重要的姿態。

「對於咖啡只有一次邂逅的機會,這就如同初戀一般,遇到的瞬間,就已經決定了,並不是每次都能夠有那樣的感觸,我想,這就是感動吧。」他說。

店內的這塊木牌上記載了咖啡在各種古籍史料裡的不同稱呼。森光宗男的生活基本隻圍繞著咖啡轉,即使旅行也只會去與咖啡相關的國家。

日本是一個熱愛咖啡文化的國度,風格迥異的咖啡館開在大街小巷,任君選擇。這樣的熱愛,再配上日本人細緻入微的個性,常能調製出一杯為人稱道的香濃咖啡。

金屬網編匠人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間國寶」認定制度。政府在全國不定期的選拔認定「人間國寶」,將那些大師級的藝人、工匠,經嚴格遴選確認後由國家保護起來,並予以雄厚資金的投入,以防止手藝的流失。

這個花了40年時間來捏和果子的傢夥成為一代大師,每一枚和果子因為都由司機手工完成

做咖啡這些年,每每在書中看到日本咖啡,那些問號便在不知不覺間畫的更大,在中國咖啡市場鋪天蓋地的行銷下,帶給客戶的只剩下商業的味道和高逼格的拍照場地了。這種「商人性格」——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無處不「商」,無可不「商」,商機無處不在。

基於對匠人文化,匠人精神的逐步了解以後,我們其實無論是作為人本存在的生命個體還是人文存在的社會整體,大家會在不久的將來達成一個共識,尊重自然,尊重萬物,就地取材,珍惜資源,精工細作的匠人精神,是社會文明的必然現象和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軟硬體指標。

堅持一份對咖啡的執著,給世界帶來一杯真正的好咖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