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病惡化至尿毒症,常見的8大癥狀!

我們強調,腎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為,早期腎病沒有明顯的癥狀,不易被發現,而且如果早期治療,治癒的機會更大。

一旦腎病惡化至慢性腎衰竭甚至尿毒症,那就錯失了最佳的機會。

腎病惡化至尿毒症前,會有哪些癥狀?你不想了解嗎?

功能強大的腎臟,其實脆弱又沉默

腎臟,在維持機體健康中,發揮著許多重要的作用,如:

生成尿液,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及代謝廢物;維持鉀、鈉、磷等電解質穩定和酸鹼平衡;調節血壓、強健骨骼、改善貧血……

腎臟的功能很強大,但也很脆弱。炎症、缺血、免疫反應、高血壓、藥物等因素都會傷害腎臟,導致腎臟發生疾病。

當腎功能輕微下降時,不會有明顯不適,殘存的腎部門通過加倍工作來滿足身體需要;只有當腎功能下降一半以上,才會出現水腫、疲乏、勞累等表現。

腎功能惡化的8大癥狀,千萬要重視

1.腸胃不適、食慾差

尿毒症早期會出現胃腸道不適,又以食慾下降最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口鹹等表現。

2.心腦血管疾病

比如新發高血壓或難以控制的高血壓、心衰,繼而出現頭暈、勞累、心慌、氣喘等癥狀。

心腦血管疾病是腎病患者的第一位死因。開始透析治療時,有至少50%的腎友合併有心腦血管疾病。

3.呼吸系統癥狀

終末期腎衰時,代謝性酸中毒和肺水腫的發生率增加,會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甚至咯血。

4.精神癥狀

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抑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思維混亂、幻聽,或不安腿綜合征、四肢麻木等,是中樞或末梢神經障礙導致的結果。

5.貧血

腎衰竭時,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不足;飲食限制導致蛋白質、鐵等造血原料缺乏,大大增加了貧血的發生風險。

容易出現疲乏、頭暈、心悸、無法集中注意力、指甲和嘴唇發白等表現。

6.水腫

腳踝、眼瞼的水腫最常見,嚴重時出現全身水腫。

因為蛋白質的攝入減少,腎臟漏出大量蛋白質,極易出現低蛋白血症,造成水腫;若同時出現少尿、無尿,水腫將進一步加劇。

7.電解質異常

血液檢查提示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等電解質異常,繼而發生甲旁亢、腎性骨病等併發症,出現皮膚瘙癢、骨痛、手足麻木、無力、腹脹等不適。

8.皮膚異常

終末期腎病時,皮膚的顏色、觸感都會有變化,偏向黃褐色、蠟黃或發黑,皮膚增厚、粗糙。

除此之外,血清肌酐明顯升高,無法投入工作、學習狀態等,均提示腎病惡化,需要積極就醫診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