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甘肅女孩跳樓事件:願我們都能心懷慈悲

關注道同文化,一起與道同行

心懷慈悲的人是有力量的,他們可以寬恕這世間的惡,也讓自己獲得解脫與自由。

道同文化——

傳播」身、心、靈「智慧

與道同行

發生於6月20日的甘肅慶陽女生李某奕墜亡事件,連日引起了多方的關注。

根據最新報導,6月26日,慶陽市教育局黨委召開專題會議,將涉案老師吳某厚調出教育系統、註銷其教師資格。

警方行政拘留了兩名聚眾起鬨者,並已掌握另外6名影片發布者的資訊,警察部門將對這6人進行調查,依法嚴肅處理。

逝者已逝,19歲的李某奕地下有知,希望可以得到一點安慰。

是什麼造成了李某奕的悲劇?

根據相關記者報導,我們來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經過。

2016年9月5日15時許,李某奕在讀高三期間,因突發胃病,被老師羅某某安排到 教師公寓休息。當晚,班主任吳某某借詢問李某奕病情之機,進入宿舍對其進行猥褻,給李某奕造成很大的痛苦。李某奕徹夜難眠,懼怕事情再次發生。

李某奕隨後到學校心理顧問室尋求幫助,心理老師無能無力,找來教導處的段主任,段主任得知事關教師吳某某,表示「學校很難有替換的班主任」,沒有辦法替李某奕伸張正義,反而勸她轉學。

隨後,教導主任未經李某奕同意就擅自讓教師吳某某進入顧問室給李某奕道歉。更進一步加深了李某奕的痛苦。

第二天,李某奕無法正常上課,父親李明被叫去學校,看到李某奕在顧問室渾身哆嗦,隻對父親說:「爸爸,我想回家」。

父親李明當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得把女兒李某奕帶回家,此期間到多家醫院診治,李某奕的情況時好時壞,返回學校上課,班主任換了,卻換成了以前班主任吳某某的學生,李某奕對學校深感失望。

此後情緒一直不好,並經常性暈倒,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正常的學習。

2017年春節過後,李某奕再次被父親從學校接回,此後一直未去學校。

李某奕也採取了法律措施為自己維權,她親手寫下控訴狀,經過兩年開庭上訴又申訴,最終換來的結果卻是:一張因「情節輕微」不起訴處理的決定。

2017年7月23日,慶陽市教育局黨委作出決定,對吳某某進行行政處分,由技術7級降為技術8級,並調離崗位。

2017年5月18日,慶陽市檢察院維持西峰區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

法律沒有帶來期待的公平和處罰,李某奕的父親卻不堪重負病倒了。

這使得李某奕內心備受煎熬,也深感愧疚,她親筆寫下「我真的憎惡這個社會」。

抑鬱

2016年李某奕長期失眠,精神痛苦,被診斷為抑鬱症,並開始服用藥物治療。

2017年5月24日20時許,李某奕在慶陽六中教學樓五樓欲跳樓自殺,被警察民警、消防官兵及時解救。

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李某奕的父親稱「從事發至到6月20日女兒跳樓,近兩年間,她十幾次自殺未遂」,「偷藏過農藥,把床單撕破打結」。

李某奕抑鬱和自殺行為是因為受到教師猥褻所致嗎?

慶陽市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我了解到這個女孩原先就有抑鬱症,他們老師在照顧她的過程中沒把握住自己的行為」。

李某奕的父親則不認可這種說法,他告訴記者,早在2016年7月份,班主任吳某厚就曾對自己的女兒動手動腳,但當時情況不大,女兒也沒有告訴他,直到出事後警方調查時李某奕才說2016年7月吳某厚就曾對她動手動腳。

目前,李某奕死亡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不管什麼原因造成,逝者已逝無法挽回,在懲罰那些聚眾圍觀起鬨的愚眾之餘,我們需要關注的還有抑鬱症患者這樣一個日趨龐大的群體。

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憂鬱症。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抑鬱症的患病率和發病率越來越高。

從2005至2015十年間,抑鬱症患者增長了至少18%。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憂鬱症。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

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比全球平均水準高3個百分點,而且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按照6.1%的發病率折算,國內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

抑鬱症有時還會伴隨焦慮症(Anxiety)、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等其他精神疾病,有相當一部分躁狂抑鬱症被誤診為抑鬱症。

此外,抑鬱症複發率非常高,二次複發在50%,三次複發在70%。

抑鬱症極易複發

其中每年有80萬人因自殺死亡,大約每40秒就有一人選擇輕生。

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許多國家中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

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療抑鬱症呢?

白熊效應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白熊效應」,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設計了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去想像一隻白色的熊,結果,每個人都無法抑製地去想那隻白熊。越是抗拒頭腦中的念頭和想法,這個想法就會越清晰。

頭腦中的想法越多,我們越想去控制,情況就會越嚴重。

小張最近工作很不順心,每天都感到疲勞、失落、沮喪、難過。但同時,她又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負面情緒,她「應該」積極、陽光、快樂。於是,她開始與這些負面情緒對抗,反覆思考要怎樣解決它,慢慢的,她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本身有問題、自己「並不夠好」、「能力很差」、「各方面都不行」。。。 。。。

這些想法在她頭腦中揮之不去,當她這樣認為,情緒就越是低落,隨之而來的是更加 的焦慮、沮喪,她開始常常失眠,身體也越來越疲憊。她越是掙扎,越是分析,越是想控制這些情緒和想法,情況越是糟糕。最終,工作受到更加嚴重的影響,被自己的上司批評後,長期負面情緒最終變成了抑鬱。

這就好像纏繞的電源線,看到它,你心情很煩躁,想要把它解開。

越是在煩躁的狀態下拽緊,越是難以解開。

如果保持平靜,把電源線拉伸鬆開一些,反而很容易就解開了。

同樣,我們的身體感到痛苦,越是恐懼痛苦的發生,越是抗拒,痛苦就會越明顯和強烈。

當我們不去控制頭腦中的念頭與情緒,而是允許它們都如其所是。去感受這個痛苦,允許它發生,同意它目前的樣子,去覺知它,反而會獲得平靜。

保持對當下的覺知,不做評判,接納自身,就在這樣的狀態中。在這個模式中,我們會變得平靜和祥和。對自我接納的提升,也幫助我們走出自怨自艾的陷阱,讓我們變得喜樂。

這樣的狀態,就是正念。

抑鬱症患者頭腦中往往充斥著持續性的消極思維模式,如「我很差勁」「活著沒有意義」「生活一團糟」「沒有人喜歡我」等,而這些思維模式又帶來一系列的身體反應,如嚴重的失眠、自傷和自毀行為。

李某奕在控訴狀裡多次發出疑問,為自己的遭遇生氣怨恨的疑問,為教師和學校不作為憤憤不平的疑問。她也為自己跟不上學校緊張的學習而焦慮,因為服藥昏昏欲睡,不得不在別人晨讀的時間睡覺,又常常感到頭疼,因為患病在學校被孤立,形影單隻。

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經歷,為什麼學校這樣的態度,為什麼惡人得不到嚴懲,為什麼自己的狀態不好,為什麼社會如此不公平,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只會讓他們更加感到痛苦,最終深陷抑鬱的陷阱中不能自拔。

活在當下,接納自身的狀態,讓頭腦中的想法和念頭就在那裡,或者不管它們在或不在,都不去控制它們。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不做任何的評判,只是保持對自身的關注和覺知。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頭腦中這些念頭和想法中解脫出來,不再被它們所困擾,不再被消極情緒所控制。身心才可以走向自由。

正念練習帶給抑鬱者的幫助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研究表明,正念認知療法(MBCT)可以將那些抑鬱已經複發數次的人複發風險減半。

正念練習中的身體掃描,是一個有效的練習,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是堅持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狀態和感受中,不再去思考和分析頭腦中的念頭與想法。

我們可以更好的與身體對話,及時的傾聽接收到身體的訊息。這樣,當我們出現情緒低落時,就可以第一時間覺察到身體的感受,從而採取措施,阻止情緒的持續性低落。從而有效的遏製抑鬱症的複發。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那些在生活中對自身最滿意,幸福感最強的人不是擁有最大權利的人, 也不是最富有的人,而是像中國古語所雲「知足常樂」的人。無論當下是什麼樣的狀態,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都去按照事情的本身接納它,也按照自己的樣子接納自己,一切都如其所是,才會身心「自在」。

李某奕遭遇了創傷性的事件,對侵犯她的教師非常厭惡;學校遲遲沒有表態更沒有道歉;持續兩年的訴訟結果也讓她無法接受;因此事父親受到驚嚇,健康受損,也讓她更加愧疚,她在頭腦中問了許多個「為什麼」,卻始終想不明白。

當她獨自坐在商場樓上猶豫的時候,下面看客的鼓掌、不當的言論想必更加讓她心灰意冷,這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是這個年僅19對的花季少女想不明白的。終於,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被壓倒,她選擇放棄生命,離開這個痛苦的世界。

是的,這個社會充斥著冷漠和焦躁

是的,這個社會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

是的,這個社會的教育制度、法律制度都還不夠健全

是的,生活並不是一如既往如我們所願,每天都在發生著許多創傷性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著許多的鬧劇,每天都有不可控的事件發生

面對這些,我們是選擇勇敢、堅強而有智慧的應對,還是讓自己損失更多,甚至犧牲自己?

年僅19歲的鮮花般的生命逝去了,譴責、懲罰那些助推手之外,更多的需要提醒我們自身,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系統排列對抑鬱症的幫助

當我們身陷痛苦的時候,很可能無法對目前的狀態保持覺知,很難進行正念的練習。此時,可以使用具有明顯身體感覺的練習,而不用那種在大腦中只有十分微妙想法和感覺的練習。

一般情況下,正念呼吸是最為常用的練習,但當抑鬱嚴重時,最有效的練習是真實的軀體運動和拉伸,如正念瑜伽或正念行走等。這些練習可以更加明顯的提醒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運動中的身體上,同時這些練習還可能為身體提供能量。

如果你感到深陷抑鬱無法集中精力練習正念,那麼可以試著採取系統排列的方式,等待抑鬱的情況減緩,再去進行正念的練習。兩種方式結合,在不同的情況下結合具體情形去應用,才可以更好的幫助你獲得更加喜樂與圓滿的人生。創造自由的生命。

抑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當我們身陷抑鬱時,有可能因為某些創傷性的事件,也有些動力源於我們的家族,每個個案都需要區別對待。

某些源於家族中的動力把我們拉向痛苦的「吸引力」非常強大,如果不去從根本看到並解決那些問題,我們會一直活在糾葛與牽連之中,無法獲得解脫。

因此,了解我們的家族,與家族更好的連結,並從中找到支持我們走向更好人生的動力非常重要。它對我們是根本性的療愈與助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朋友在看到某些個案就開始對號入座,認為自己也是這個原因。這往往會陷入混亂。需要我們:

保持初心,每個個案都是獨特的

保持無為,不做提前的預設和假定

這是正念和系統排列共同的理念。

系統排列通過現象學的展示幫助我們看到引起抑鬱的根源在哪?從而找到癥結,使我們獲得解脫與自由。

慈悲

在正念認知療法(MBCT)中,有一項練習和東方的佛教非常相關。那就是慈心禪。在所有的正念練習中,心懷慈悲也非常重要。它通過對自我、他人,包括那些厭惡的人發願,讓慈悲由已及人擴展開來,直至世間萬物。

保持慈悲,能夠讓你有能量去寬恕,對於那些愚昧的人,犯錯的人,保持慈悲,也是讓自己獲得解脫。

受害者心智模式是我們的習慣化行為模式,出現挫折和阻礙,我們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受害者的境地。一旦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將很難獲得幫助。李某奕正是一直深陷這個陷阱中不能自拔。多次就醫,服藥都無法產生作用。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件,當你開始抱怨,不滿,推責,哭訴自身的悲慘遭遇,很容易就進入被害者的行為模式中。它讓我們遠離寬容和慈悲,變得狹隘和吝嗇。

在抑鬱的狀態中,抑鬱症患者會更加陷入自我評判、自我苛責的的陷阱,頭腦中被消極思維充斥。如果能夠帶著慈悲練習正念,就可以對自身有更多的寬容和接納,當自己獲得力量,就會對他人也做到心懷仁慈。

再黑的夜,都會迎來黎明

正念練習本身並不困難,難在在最初它沒有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時,我們放下頭腦中的邏輯思考「這個練習管用嗎」「花了這麼多時間有效果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在初期堅持練習,保持正念的狀態,直到它變為一種習慣,可以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道同文化與道同行將陸續推出線上公益問答、正念和系統排列的冥想音頻課程,添加助理,加入課程群跟隨引導語開始正念之旅吧。

問答專欄

免費問答專欄開通啦

1、發心:有很多人都有各種問題,真正尋求顧問支持的卻是少數,為給到大家更好的支持,也讓大家認識和了解顧問的作用,我們開通了免費問答專欄。

2、操作流程:問題可以直接發送至後台或者發給助理 (微信 daotwh),我們會每周定期選擇部分給予回答並刊登在公眾號問答專欄當中。

3、授權:所有提問的親都默認授權給我們,為保護隱私,所有涉及個人隱私部分都會屏蔽刪改。

——道同文化與道同行

參加正念冥想與系統排列系列微課,請添加助理微信,按照步驟報名。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網路,插圖來自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視覺中國及網路搜索

>>>附:DSM5(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重性抑鬱障礙診斷標準

(標準僅供參考,讀者勿要對號入座自行診斷,如有需求,請及時就診)

A.在同一個2周之內,表現出與以往功能不同的改變,表現為下列癥狀中的5項以上,其中至少1項為(1)心境抑鬱,或(2)喪失興趣或樂趣。

註:不包括明顯是由於軀體疾病所致的癥狀。

1.幾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可以是主觀的體驗(例如,感到悲傷、空虛或無希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觀察(例如,看見在流淚);(註:兒童或青少年可能僅表現為心境激惹) ;

2.幾乎每天和每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對於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的興趣和樂趣都顯著減低(主觀陳述或他人的觀察);

3.顯著的體重減輕(未節食)或體重增加(例如:一月內體重變化超過原體重的5%),或幾乎每天都食慾減退或增加(註:兒童則為未達到應有的體重);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幾乎每天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他人的觀察,不僅僅是主觀上感到坐立不安或動作遲緩);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乏力或缺乏精力;

7.幾乎每天都感到生活沒有價值,或是過分的、不適當的自責自罪(可以是妄想性的程度,且不僅限於責備怪罪自己患了病);

8.幾乎每天都感到思考能力減退或不能集中思想,或者猶豫不決(可以是主觀體驗,也可以是他人的觀察);

9.反覆想到死亡(不只是害怕死亡),反覆出現自殺意念(但沒有具體的自殺計劃),或者有自殺企圖,或者已有具體的計劃準備實行自殺。

B.這些癥狀導致臨床上明顯的痛苦體驗,或導致社交、職業以及其它主要功能的損害。

C.這種發作不是由於某種物質(藥物)或軀體疾病所導致的。

註:診斷標準A-C代表重性抑鬱發作。

註:重大應激反應(例如:喪親,經濟上突遭滅頂之災,自然災難,罹患嚴重疾病或殘疾)也可能出現強烈的悲傷、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失眠、吃不下飯、體重減輕等抑鬱診斷標準A中的癥狀,類似於抑鬱發作。儘管這些癥狀也許是可以理解的,或被認為是適當的應激反應,還是需要仔細鑒別重性抑鬱發作的臨床表現與重大應激事件所致的正常反應。作出鑒別診斷無疑需要有豐富的臨床診斷經驗,並且依據個人史、表達悲傷的文化模式以及應激事件本身等綜合起來判斷。

D.排除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樣障礙、妄想性障礙,或者其它特定、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以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礙。

E.從未有過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

註:此項排除不適用於由某種物質和軀體疾病的生理效應所引起的躁狂、輕躁狂發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