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思科力研發新一代腫瘤免疫細胞治療CAR-NK技術

從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企業、阿思科力(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新一代免疫細胞治療技術上已取得關鍵性突破,攻克了嵌合抗原受體免疫細胞治療CAR-T的瓶頸,目前該技術治療應答率達100%。

免疫治療是通過調節、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治療疾病的方法,被稱為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腫瘤第四種療法」,美國《Science》雜誌曾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阿思科力董事長李華順介紹說,嵌合抗原受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CD19CAR-T近期在治療複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方面取了完全緩解率90%以上、5年生存期超50%以上的突破性進展。此種治療方法是先採集病人血液,在體外分離出淋巴細胞,通過激活、裝上可以識別和結合腫瘤抗原的抗體、擴增,1-3周後再將免疫細胞回輸至患者體內,通過這支「激活大軍」對腫瘤細胞發起攻擊,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據了解,由於運用CAR-T治療時需要患者自體的免疫細胞,而50%以上患者免疫細胞狀態不好,所以很多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無法運用該技術,即使運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異體免疫細胞來治療,也存在供體等難題;此外,該技術還存在副作用很難控制等風險。

李華順介紹說,惡性腫瘤患者尤其是手術、化療後複發的患者,腫瘤細胞每天倍增,是名副其實的急診患者,需要立即治療,但CAR-T技術需要1-3周的培養周期,這大大降低了危急患者的救治希望。李華順說:「我們研發的新一代CAR-NK免疫治療技術可規模化製備標準化免疫細胞,隨時待命助力患者殺滅癌細胞,克服了CAR-T治療中『患者自體免疫細胞狀態不好』『及時用藥』的瓶頸。」

「治療應答率是衡量腫瘤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是指用藥後腫瘤縮小達到預計標準,並持續瘤體縮小狀態到預計時限的患者比例。」據李華順介紹,該公司研發的新一代CAR-NK免疫治療技術除在「治療應答率」上有顯著優勢外,研發數據還顯示,對腫瘤的殺傷效率可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方法的3倍。此外,該新技術除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腫瘤外,也適用於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實體惡性腫瘤。

據悉,神經軸突導向因子的發現被認為是繼198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化學親和假說」之後神經發育生物學的重大突破,李華順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饒毅實驗室原創性發現了神經導向因子,科研成果發表於1999年《CELL》雜誌,隨後研究發現此信號通路與惡性腫瘤細胞轉移等密切相關,李華順以此為基礎,已研髮長效抗炎抗腫瘤藥物藥物,目前擁有發明專利30餘項,其中全球發明專利8項,這些專利產品運用於臨床將挽救數以億計患者的生命。

人物名片

李華順,博士生導師,1999年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獲神經生物學理學博士學位。是我國國家重大新葯創製項目首席科學家,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7項國家級課題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