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注意】要涼涼?再過個把小時,黃山人將迎來一個重要時刻!

空山新雨後,氣象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一場秋雨一場寒」

淅瀝的雨

把歲月一點點

送入秋的國度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今日12點09分

我們將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

播放GIF

天上雙星合 人間處暑秋

---24節氣之處暑篇

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50度為「處暑」。「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就要結束。氣溫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處暑節氣,有時候會跟「七夕」巧相逢。清代愛新覺羅·胤禵的《七夕處暑》就寫出了這十幾年才會一遇的天文巧合:「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處暑時節,夜空清朗,此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不由使人想起那牛郎織女美麗動人的傳說,品味宋詞名家秦觀那首《鵲橋仙》裡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蘊含的軒昂和崇高。

夏去秋來,常引發一些心緒不佳,前程失意人們觸景傷情的悲秋之感。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岑參寫的「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以及「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卻把夏去秋來的自然界變化表現得十分富於詩意,稱殘暑是急切的蟬鳴之聲催促而去盡,新秋季節是北雁南飛所引來。抒發了經過炎夏的折磨,人們終於迎來涼爽新秋時的愉悅樂觀心情。

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那段寫處暑秋意的《秋詞》,讀來更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摘選自《二十四節氣詩話》

作者:張純林

在此,小編提醒大家

處暑時節

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

人體內的陰陽盛衰隨自然而變化

養生保健應注意

養肺滋陰與祛暑化濕並重

遵循「收養」的原則

處暑時節大家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

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入秋之後

睡上一個有品質的午覺

可以保持精神

在冬天來臨之前養精蓄銳

氣象轉涼

被窩讓人更加留戀

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亦可緩解「秋乏」的疲勞感

2

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之後

早晚溫差加大

是腸胃病的高發時節

宜多食用清熱安神的食物

銀耳、百合、蓮子、海帶、芹菜、菠菜

多吃梨、冰糖、鴨子等滋陰潤燥食物

益氣保健

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

以免加重秋燥

3

「春捂秋凍」

體溫在初秋不宜過高

增加衣物循序漸進

更有益於身體康健

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

處暑養生要注意

西瓜不宜多吃了

處暑時節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

處暑後不宜吃辣椒、花椒、薑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物。大家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藕、菠菜、鴨蛋、蜂蜜等。

不宜過早增衣

起居方面,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就是晚上9、10點就可以入睡了;早起就是早上6、7點起床。另外,不要過早地增加衣服,尤其是小孩。為發揮抵抗力,此時可接受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多「笑」可養肺

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多與自然親近。秋冬要養陰,所以運動時不要劇烈出汗,另外,可做一些深長呼吸的運動項目,比如說散步、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等等。

「笑」,是養肺的好方法,人在笑中會不自覺的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

皮膚瘙癢要潤肺

一到秋天,很多人皮膚會出現瘙癢。皮膚的毛病還要靠養肺來調。市級名中醫詹強推薦了一款簡單易製的秋日降燥飲品——養陰潤肺露

製作方法:鮮麥冬6克、四年生的鮮鐵皮石斛3克、雪梨一隻去心,鮮榨、去渣、取汁,根據口味不同還可以加入蜂蜜調味。如買不到鮮麥冬,也可用新鮮百合代替,如果胃不好,還可以加點新鮮山藥。

此外

夜寢關好門窗,腹部蓋上薄被

注意胃部保暖

多開窗通風、少用冷氣機

也能幫助你遠離疾病

秋天的魅力

在天高雲淡

任雁南飛的自由

寒來暑往

一葉知秋

撿起飄落在腳邊的

第一片金黃的落葉

你在牽掛誰?

內容收集自網路

播放GIF

戳一戳,這裡有你感興趣的內容!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