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異常凝血酶原(DCP)的有效應用


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變化,腫瘤患病率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給患者的生命品質帶來嚴重的威脅。

原發性肝癌是常見的臨床惡性腫瘤疾病,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並可能向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產生惡性腫瘤的肝轉移。具有發展迅速、威脅性大等特點,其早期的癥狀不明顯,中晚期臨床主要表現為出現腹水、嘔血、肝區疼痛、納差、乏力、消瘦、肢體水腫等。嚴重者可引發癌結節破裂出血、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併發症,且具有較大的致死率[1] 。

想要對其病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首先要完整、全面地了解、掌握該疾病的呈現狀態以及演變情況,然後方可對其擬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對於原發性肝癌的診斷通常以影像學檢查、肝穿刺、血清AFP檢測為主。雖然均可以有效的檢測到患者的腫瘤基本情況,但是仍未達到理想的檢測效果。

隨著我國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血清異常凝血酶在臨床中對肝癌患者的檢測已被廣泛應用,且相較於血清AFP檢測,效果顯著。DCP是一種異常的凝血酶原,但其無凝血活性,主要在肝臟內合成,其產生於肝細胞病變有關。該檢測方式能有效提高原發性肝癌患者診斷準確率,為患者後續治療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2,3]。

一項樣本包含160例(其中80例作為對照組,80例作為觀察組)肝癌患者的血清異常凝血酶原與AFP水準對比研究[4]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異常凝血酶原與AFP水準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胡明芬等對DC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研究發現,DC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0.40%和82.41%,均高於AFP檢測結果(敏感度為94.15%、特異性為61.11%)。這表明對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診斷時,採用血清異常凝血酶原可使檢測準確率升高,為患者後續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力依據。

對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診斷時,採用血清異常凝血酶原檢測準確率高,為患者後續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力依據。血清DCP和AFP聯合檢測能更快更好地對肝癌患者作出早期診斷,提高臨床診斷率和手術成功率,降低肝癌的複發和轉移,改善患者預後[5]。


資料來源:齊齊哈爾醫學報2018年第39卷第二期

綜上,在對病症的檢查上需依據病症的標誌象徵作參照,促使檢測的結果更具科學性、合理性;例如原發性肝癌患者的DCP指標大於正常人群,可作為診斷該疾病的標誌物,同時具有臨床做相關檢測的依據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瑜書. 探究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異常凝血酶原的臨床應用[J]. 健康周刊, 2016(13):25-26.

[2] 胡明芬, 莊林, 李雲麗,等. 異常凝血酶原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J]. 中國肝臟病雜誌(電子版), 2017, 9(1):79-82.

[3] 濮玨彪, 王學鋒, 彭奕冰.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 檢驗醫學, 2014, 29(3):270-273.

[4] 林曉淵.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33(12):102-102.

[5] 席強, 孫桂榮, 叢培珊,等.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聯合檢測對原發性肝癌的臨床價值[J]. 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2014, 37(12):928-93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