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美味的豬肚湯,你流口水了嗎?

豬肚湯是滋補食療佳品,採用豬肚為主料,如果在普通豬肚湯的基礎上加上各種輔料、調味品,可以製作出不同風味的豬肚湯,如蓮子豬肚湯、芡實豬肚湯、清燉豬肚湯、甘菊豬肚湯、白鬍椒煲豬肚湯、霸王花豬肚湯、腐竹白果豬肚湯,特別對於身體虛弱者、術後病人、孕產婦實等都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甘菊豬肚湯:

風味特點、食療食補作用:豬肚入胃健胃。甘菊花味兼甘苦,性稟平和,專益肺腎二臟,散濕痹遊風。黃耆甘溫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老薑辛溫逐寒邪。合煮能健脾胃益肺腎,而祛風、利尿、解渴、強化髖關節、補中氣,最適合體質虛弱,傷風感冒。脾氣乖異者尤宜常服。

原料:豬肚1個,甘菊1錢,黃耆1錢,老薑數片,調味料適量,上湯750克。

製作方法:豬肚先颳去汙物,再從內外翻,手伸人肚內,同時炒鍋拭乾加熱,達一定熱度後,直接把豬肚放在鍋內搓摩,每一部位都不遺漏,或用麵粉加沙拉油搓洗2次。之後以滾水湯煮3分鐘,撈起沖浸冷水,去白膜,切成大片。將所有材料和肚片置於鍋內,加上湯煮開,改用文火煮約1至1.5小時即可食。

白鬍椒煲豬肚湯:

原料:白鬍椒,性味辛、溫。入胃、大腸經。含胡椒鹼、胡椒脂鹼和揮髮油等。功能溫中散寒,醒脾開胃。《本草綱目》認為它「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陰毒」。《唐本草》說它「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海葯本草》指出它可「去胃口氣虛冷,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冷氣上沖」。

豬肚即豬胃,性味甘、微溫,入胃經。功能健脾胃,補虛損,通血脈,利水,除疳。《別錄》說它「補中益氣,止渴、利」。《本草圖經》記載它能治「骨蒸熱勞,血脈不行,補羸助氣」。《日華子本草》還說用豬肚釀黃糯米蒸搗為丸,可治勞氣以及小兒疳積黃瘦病。

做法:購買豬肚一隻,反覆用水沖洗凈。把約15克白鬍椒打碎,放入豬肚內,並留少許水分。然後把豬肚頭尾用線紮緊,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另外,湯煲好後的豬肚酥爛滑軟,切條裝盤,再撒上白芝麻和鮮醬油,是一道非常不錯的冷盤。

功用:可以用於治療胃寒,心腹冷痛,因受寒而消化不良,吐清口水,虛寒性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其實,這道湯煲成以後呈現牛奶般的乳白色,不僅濃厚暖心具有不一般的飲食葯療效果,而且還非常美味,可以作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