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友服用阿卡波糖後,出現皮膚瘙癢是怎麼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糖尿病,作為典型的慢性病代表之一,在日常生活之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被它所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糖尿病的分類,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其他型糖尿病。

但對我國大多數患者而言,2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比較常見,治療方案也大都是以口服降糖尿葯為主。那麼醫生之所以推薦您服用阿卡波糖,一般情況下是因為餐後血糖過高所導致的。那麼對於服用阿卡波糖後,出現皮膚瘙癢的糖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一、降糖葯的分類

在詳細解答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下降糖葯的分類,如下:

1、磺醯脲類

此種藥品在口服降糖葯中最是常見,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三代。常見的有醋磺己脲、格列本脲、格列齊特等。

本類藥品會在體內與胰島β細胞表面的磺醯脲受體結合,使鈣離子通道開放,從而引起胰島素釋放。所以說應用此種藥品時一定要讓體內胰島至少有一部分正常的胰島β細胞才可以。

2、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臨床常見藥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此類藥品可在小腸處競爭性抑製α-葡萄糖苷酶,從而減少澱粉、糊精等物質在小腸的吸收。它的作用特點是:對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都有效果,都會使他們飯後高血糖降低。

3、胰島素增敏劑

臨床常見的藥品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這類藥品主要通過增加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發揮降糖作用。這就要求病人體內一定要有一定量胰島素的分泌。

4、非磺醯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

臨床常見的藥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此類主要是通過阻斷胰島β細胞上的ATP-依賴性鉀通道,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起作用。

5、雙胍類

臨床應用主要有二甲雙胍。

此種藥品的應用特點並不針對糖尿病患者是否有無胰島β細胞的功能,但對正常人無類似作用。它主要是抑製腸壁細胞吸收葡萄糖,並增加骨骼肌、肝細胞和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二、阿卡波糖的服用方法

通過以上的列舉,我們不難看出阿卡波糖隸屬於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之列,對於餐後血糖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我們在臨床常見到的製劑類型為阿卡波糖片(卡博平),規格為50mg*30片。在服用方面,我們一般的建議是把阿卡波糖在餐前整片吞服,或是與前幾口藥物一起咀嚼服用(當然用藥存在個體化,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初始計量一般為1次一片,一天3次(個別情況請遵循醫囑)。

三、阿卡波糖的副作用

簡單介紹好了阿卡波糖的相關知識外,我們再把目光聚焦到副作用上。嚴格意義上來說,阿卡波糖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胃腸脹氣或是腸鳴音,偶然情況下存在腹瀉或者腹脹,也存在著少數瘙癢的情況。

四、糖友服用阿卡波糖出現瘙癢的原因

①如同上面所講的一樣,是藥物的副作用所致。

②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併發症的出現,如神經病變,這時候也會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經常檢測血糖的情況。

服藥者出現了皮膚瘙癢,應該立即向主治大夫或是臨床藥師反應情況,及時更改用藥類型或是劑量,或是在同種藥品之中更換用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