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糖葯不可隨意更換,5種降糖葯的降甘糖理均在這,了解一下

糖尿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糖友控糖都需要藥物的幫助。雖然都是糖尿病,但不同的人,可能用的藥物則完全不同。而我們總是經常發現這樣的事情,糖友一聽說誰誰吃了某種降糖葯以後,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便立馬更換了自身原來的藥物。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導致血糖更難以控制。

作為每一個高血糖患者而言,必須在臨床醫師的指導下來服用降糖藥品,不可自行選擇!所以說那種「人雲亦雲」的服藥方式,並不完全合適於這種慢性病的治療。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降糖葯的分類,以及它們的降甘糖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糖尿病的分類,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他型糖尿病。但對我國大多數患者而言,2型糖尿病比較常見,治療方案也大都是以口服降糖尿葯為主,在臨床常用的大約有五六種左右。

常見的降糖葯有以下5種,具體如下:

1、雙胍類

臨床應用常見的有二甲雙胍。它主要是抑製腸壁細胞吸收葡萄糖,並增加骨骼肌、肝細胞和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2、磺醯脲類

此種藥品在口服降糖葯中最是常見,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三代:第一代藥物有甲苯磺丁脲、醋磺己脲、氯磺丙脲等;第二代藥品有格列本脲、格列齊特等;第三代藥物有格列美脲。

本類藥品會在體內與胰島β細胞表面的磺醯脲受體結合,使鈣離子通道開放,從而引起胰島素釋放。所以說應用此種藥品時一定要讓體內胰島至少有一部分正常的胰島β細胞才可以。

3、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臨床常見藥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這類藥品可在小腸處競爭性抑製α-葡萄糖苷酶,從而減少澱粉、糊精、雙糖在小腸的吸收。它的作用特點是:對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都有效果,都會使他們飯後高血糖降低。

4、胰島素增敏劑

臨床常見的藥品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恩格列酮等。這類藥品主要通過增加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發揮降糖作用。這就要求病人體內一定要有一定量胰島素的分泌。

5、非磺醯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

臨床常見的藥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此類主要是通過阻斷胰島β細胞上的ATP-依賴性鉀通道,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起作用。

最後再提一下:選擇降糖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可隨意更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