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暑:暑熱時節,防四病,做好3件事,助你安穩過一夏!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

今天是7月23號,是24節氣之一,排第十二,屬中氣。

大暑,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氣溫最高,也是南方一些地區雨水量最充沛的季節。


暑熱時節,防四病:

一、防中暑

大暑期間,正值中伏前後,暑氣逼人,一些體質較差的人,很容易在高溫環境下中暑。

所以,不要在太陽下暴曬,烈日當頂,不要出門,不要做劇烈運動,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應速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


二、防傷濕

三伏天正值長夏,此時期降雨不斷,空氣濕度大,而濕易傷脾,且易與暑熱相兼。

濕熱交替,很容易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不適、四肢無力、食欲不振。

若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

這時,飲食上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要吃大量生冷、油膩的食物,以防「病從口入」。


三、防受涼

酷暑難耐,人體出汗出,毛孔開放,「陽氣大泄,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

所以,伏天要預防「陽暑」,也要防「陰暑」。

古人雲「夏不欲窮涼」,過度貪涼會導致熱傷風。所以,這期間不要貪飲冷、露宿、吹過堂風。

四、防「火」

伏天裡,外濕容易入侵體內,導致濕氣困脾,脾胃升降,出現消化功能障礙。

三伏天以健脾祛濕為主,同時也要防「火」,這期間很容易讓人火氣上升,出現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


暑熱時節,做好3件事,助你安穩過一夏:

第一件事:多喝水,益消暑

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實際上,水佔人體重量約60-80%,所以說,人離不開水。

大暑,是一年最熱的時節,人易出汗,及時補充水分能預防身體脫水。

且,傳統消暑的養生法中,多喝水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切記,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不要一次性飲水過多,否則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表現。

夏季喝水,記住,小口、勤喝、慢喝,讓身體得到很好的緩衝,更好的吸收水分。


第二件事:消暑切莫動「肝火」

大暑時節,消暑為主,但也要控制好情緒,切莫動「肝火」,出現「情緒中暑」,即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

夏季養心、健脾、去肝火,尤其是一些心腦血管疾病者,老年人、體弱者,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


第三件事:趁暑化濕,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溫度高,陽氣盛的時節。中醫講「冬病夏治」,是說一些冬季好發作的慢性疾病,在伏天裡是較好的治療時機。

暑天陽氣旺盛,可通過艾灸等方式利用補充陽氣來達到治病的效果。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等陽虛症疾病。

有以上慢性疾病的人,要好好利用這個大暑時節,調理身體。


暑熱時節,推薦2款茶飲,助你安穩過一夏:

1,蒲公英五方草茶:祛濕熱

取赤小豆1.7g、蒲公英根0.7g、薏仁0.7g、芡實0.3g、綠茶0.2g、淡竹葉0.2g、五方草0.1g、槐米0.1g,按搭配,可自製成茶包。

蒲公英, 擅長祛濕熱,可瀉火、利尿、除濕,改善濕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等症。且,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很好的去火消炎之效,可以預防夏季上火!

五方草, 歸肝、心、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消炎止痛作用。

芡實, 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芡實不僅能祛濕、調理脾胃,還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赤小豆、薏仁, 二者都有很好祛濕效果。薏仁,性寒,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的作用,為常用利水滲濕葯,也是一款常用食品;赤小豆,有健脾利濕、散血、解毒作用。

淡竹葉, 以滲濕泄熱見長。槐米,可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綠茶, 不發酵,多種成分幾乎都保留下來,祛濕效果最佳!


2,荷葉苦丁茶:清心、降火

取荷葉15g、小葉苦丁15g、蒲公英葉35g,混合均勻,每天熱水沖泡就行。

荷葉, 歸心、肝經,具有清暑利濕、昇陽清陽,對暑熱煩渴、暑濕泄瀉等症很有療效。

小葉苦丁, 對頭痛、目赤、熱病煩渴等有一定療效;同時還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的作用。

蒲公英葉, 有清熱解毒、降火消炎的作用,對上火引起的目赤、咽喉腫痛等效果較佳。

三者搭配,降火、排毒、消炎,是一款夏季降火的良方。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