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的減肥方法, 趕緊學起來

什麼才是真正的健康飲食?

什麼才是真正的健康飲食?如果這個問題沒弄清楚,很可能你堅持的方向是偏掉的,只會導致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

儘管專業的營養專家和健身教練們,可能在飲食的細節上會略有所出入,但大體上幾個原則都還是統一的。以下幾個看法是很多普通人的對健康飲食的慣性理解:

01

純啃草,不吃主食

解析:啃草意味著增加飲食中蔬菜的比例,但絕對不等於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儘管不同的專業人士對碳水的比例、進食時間持不同意見,但如果完全去掉碳水攝入,不可取。

因為碳水是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長期缺乏碳水攝入會導致更多的健康問題,最明顯的就是不少女生不攝入碳水後嚴重影響了月經情況;其次中國是碳水大國,你身體裡沉澱了上千年的基因習慣,如果過分控制碳水,基因可是要叫囂對抗的。

02飲食清淡,多吃素少吃肉

解析:飲食清淡是沒錯的(主要指少油少鹽少糖),但肉是不可或缺的,蛋白質是很重要的營養元素,烹飪恰當的肉食,是健康飲食方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03相信減肥食物

解析:沒有真正減肥的食物,也許有些食材相對低卡,例如魔芋,但它只能提供單一營養元素,用以替代某一頓進餐並非合適。同樣,各種雜糧粉、五穀粉,只是低GI的碳水來源(沒有保健或減肥功效),還不如直接進食雜糧飯來得有益。

減肥餅乾就更加無稽了,如果是自製的無油無糖全麥餅乾,可以作為一種低卡的零食,但是大多市售的無糖餅乾或減肥餅乾,為了追求口感添加了不少油脂及代糖,並且說到底仍然只是碳水而已,不能代替一頓正餐。

關於健康飲食,其實人馬君此前也提到過不少,可以參考以下:

到底蛋白質怎麼吃才是對的?

如此有營養的它,卻一直被大眾誤會?

只有在確保你堅持的飲食方案,確實是有利於長期健康及保持良好體型的,我才放心與你進一步探討如何去堅持這個方案。主要通過五個步驟來養成健康飲食習慣。考慮到篇幅問題,我們會分成上、下兩篇來推送。

第一步:改變對食物的看法

吃什麼怎麼吃,只靠別人來告訴你,是不利於養成習慣。只有你懂得應該怎麼吃、吃什麼,並且覺得這樣的進食方式很重要,靠內力推動,那麼才更有可能形成習慣。

GIF

因此弄懂食物本身,了解食物,是基礎。可以從食物的熱量、營養成分、GI值來做了解。一開始也可以通過一些APP來協助自己,培養自查的習慣。

總體原則是:保持三大營養元素(碳水,蛋白質,脂肪)均衡的前提下,儘可能選擇低卡低GI的食物。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只有如此,你看待食物的眼光就開始不一樣了。

GIF

舉個例子。

當你看到麻辣火鍋,想到的也許是麻辣,爽快,美味好吃。當我看到麻辣火鍋,除了上述之外,我還會想到:重油重鹽,平添了熱量負擔。

要知道,想法決定感受,進而決定行為。「美味」的想法決定了「饞」的感受,然後會出現放縱的行為。「重油重鹽」的想法決定了「不必要熱量負擔」的感受,然後會表現為適當涮辣鍋,更多在清湯鍋裡涮,控制不必要的蘸料等甚至不吃等行為。

GIF

很多人也許覺得,改不過來。一開始是會很不習慣,因為這不是你慣有的對食物的看法,但只要你堅持一段時間,比如1個月,你會發現,食物在你眼裡,真的會變了樣子,而這種變化,會讓你更輕鬆更自然地做出選擇。

因為當你覺得「美味」而非要拒絕進食,你會覺得很苦逼很無奈;但是當你覺得「不必要,不健康」而拒絕進食,則是主動的選擇,你會覺得輕鬆自然理所應當。

回到我們前面的說的從熱量、營養成分、GI值三個方面逐漸入手:

首先,你可以先訓練自己對各種食物的自動化熱量想法。例如一杯星巴克的星冰樂是420大卡,一包薯條是515大卡。

星巴克

薯條

其次,需要訓練自己對各種食物的營養元素能做出大概的反應。例如土豆,碳水為主;魚蝦,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牛油果是優質脂肪為主(但高熱量,需把握進食量)。

最後,可以稍微留意下食物的GI值。關於GI可以參考以往文章

為什麼你吃得這麼少,還比別人胖?例如大多蔬菜,部分水果(蘋果、奇異果)GI較低;大多穀物雜糧如燕麥全麥、糙米玉米、南瓜魚蝦、牛奶是中GI食物;而白米白面、過度加工的食物(如貢丸)、油炸食物、大部分甜品,GI值都相對較高。

只有對食物的「自動化想法」能夠考慮到熱量,營養元素和GI值,那麼無須外力,你能非常自然輕鬆地做出吃與不吃的選擇,基本不糾結,而且很容易持之以恆,形成習慣。

第二步: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

如果一種做法讓自己很痛苦,就一定很難堅持下去。例如節食。而如果不能堅持的一種行為,短時間做到了,又有什麼意義?

畢竟我們大多數人不是模特,也不是健美比賽者,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塑形。因此我們的健身塑身計劃,應該是在長時間,甚至有生之年之內,都保持一個良好的體型。那麼你就需要找到一種能堅持很久乃至一輩子的飲食習慣,為了達到這一點,這個飲食習慣必須是你喜歡的,至少是你覺得舒服的。

01選擇你覺得舒服的食物種類

關於各個營養素的配比,但大體上可以分為:碳水化合物60%;脂肪25%;蛋白質15%。減肥的時候,可能會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比例,減少碳水的比例。

▲個人飲食

健康餐盤能夠從視覺上給個大概的食物種類分配,一般來說,一頓飯,大概從面積上分配的話,一半果蔬(蔬菜為主,水果為輔),四分之一肉食(蛋白質),四分之一主食(碳水)(註:不同食材的熱量密度不一樣,因此食材的供能比例和面積比例會不一致)。

拳頭方法也非常適合日常生活中使用,一頓飯,差不多一拳的蛋白質,一拳的碳水,兩拳的果蔬。在這個大體的原則下,做出讓自己舒服的選擇。

不要迷信市面上所謂輕食、健康餐、減肥餐的標籤,自己學會配比。例如,某家有名的西北餐廳的蒸餃,烹飪方式不錯,餃子皮據說是雜糧麵粉,內餡是蝦仁雞蛋加少量韭菜,如果餃子只是搭配其他的蔬菜吃,問題不大,因為單純餃子本身,蔬菜的比例偏低。

▲個人改良後的餃子

於是我就改良了這個餃子,全麥粉揉面,蝦仁不變,但是內餡加了大量的蔬菜,大白菜碎+韭菜+蘿蔔丁+杏鮑菇丁,單純餃子本身就基本符合了上面的餐盤配比,換言之,某一頓餐全吃這餃子,營養配比也是基本合適的。

因此,在滿足營養元素搭配大體原則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喜歡的、舒適的食物種類,自己學會配比。

02選擇你覺得舒服的進食數量

不要太餓著自己,餓極必反,欠下的進食量,總有一天,你的身體會吶喊著讓你還回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吃得差不多飽了就會自然停止進食,如果經常餓著自己,才會更容易出現吃撐的情況。

人的大腦是很神奇的,當飢餓時,想吃高熱量食物的慾望更強烈。所謂意志,敵不過大腦的指令。

關注「左菲約瘦」,後台回復「福利」了解30天一定會瘦的定製瘦身方案哦! 不節食,不吃產品藥物,不需運動,5天瘦身體驗,可瘦3-5斤。

另外,當你有刻意節食的傾向時,你也會容易產生一些心理暗示,例如「上頓吃得很少,這頓吃多點沒關係」或者「這頓吃多就吃多了吧,從下頓開始節食」。這類想法也都是導致某一頓進食量過多的危險因素。

但是,有人會說,哪怕就是500大卡的熱量缺口,我也會覺得餓;或者本身就是胃口大,哪怕就算吃到7-8分飽的感覺,也還是覺得不滿足,怎麼辦?

GIF

一方面可以在熱量和營養素配比符合大體原則的基礎下,尋找讓自己飽腹感更強的食物,有人吃薯類更有飽腹感,另一些人則是麵粉類製品(可以選擇全麥粉,蕎麥粉等),還有人一定要吃米飯才有飽腹感(可以選混合雜糧米)。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覺得自己吃的不夠多,不夠飽(但實際上進食數量是足夠的)。這時候有個小技巧可以幫助騙過自己,就是換小一號的餐盤。同樣份量的食物(黑色圓形),放在大盤子裡就顯得很小一份,放在小盤子裡就顯得滿滿一份。

因此,盤子越大,越容易覺得自己吃得少,換個小盤子,更容易獲得進食量的滿足感。在營養元素和熱量合適的前提下,選擇讓自己覺得舒服的進食數量,無需太精打細算和苛刻數量。

為了自己的完美身材大家加油哦

對自己要求的越多,你越完美

關注「左菲約瘦」,後台回復「福利」了解30天一定會瘦的定製瘦身方案哦!

不節食,不吃產品藥物,不需運動,5天瘦身體驗,可瘦3-5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