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健》 篇九:袖口是用來撐破的,打造完美的「麒麟臂」(肱二頭篇)

就算不健身的人也知道類似啞鈴彎舉的動作可以鍛煉到肱二頭肌,健身房裡最常見的也是啞鈴彎舉。之所以大家樂此不疲的對肱二頭肌進行鍛煉,大概原因有兩點,一手臂是最直接可以展現自己健身的標誌之一,而高聳的二頭肌又可以給予第一視覺的衝擊感。二是相對其他部位的一些複合動作,二頭的動作大多都是單關鍵運動,看似相對簡單,小白容易上手。但其實看似簡單的彎舉動作對於標準與速度等要求還是很苛刻的。二頭不是上大重量就能完全刺激到的,更重要的是要孤立肌群,去體會肌肉頂峰收縮的擠壓感與離心收縮的控制。

二頭肌由長頭和短頭組成,可理解為肌肉組織的兩個部份,其中短頭的位置是偏向手臂的正面和內側,而長頭是偏向外側,其跟腱連接肩膀三角肌。同時二頭肌也是罕見的耐疲勞肌群,所以需要您用更多的經歷好好的虐待它。當然除了以上兩部分肌肉外,想要二頭肌看上去更加具有立體感,那肱肌也是非常重要的呦。

雖然我們了解二頭的結構,但如果您是初級階段,小編建議還是不要可以的去分化兩頭的訓練 ,不如老老實實的把精力放在動作的標準與整體維度增長上,待有了一定基礎與維度後,在分化也不遲。 當然有基礎的人群除了兩頭維度的分化外, 也可以試試分為上、下端的訓練 (離進肘部與肩部),這樣從視覺上也是在整體發展。綜上所述對於初學者在直桿與曲桿的選擇中,小編也建議多使用直桿,雖然曲桿可以讓手腕輕鬆,但直桿可以使我們的手腕外翻,刺激短頭,進而激起整個肌峰,讓你的二頭肌更佳的立體。今天推薦的動作以彎舉為主,變式為輔。如果你能掌握好彎舉的標準,詳細其他的動作也可以加以借鑒~

啞鈴/杠鈴彎舉

播放GIF

彎舉動作是肱二頭肌的精典訓練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論啞鈴還是杠鈴,這兩個器械對肌群的影響幾乎是一樣的。杠鈴可以上更大的重量更好的刺激維度,且也會讓身體較平穩不至於左右晃動借力。而啞鈴在活動的軌跡上要長於杠鈴,同時可以改變角度、握法等。當然建議大家的訓練中都安排兩種器械鍛煉,一個衝擊維度、另一個用來「雕刻」細節與不足,更建議初學者多使用杠鈴訓練,這樣可以避免身體過多的借力。 而在杠鈴的直桿與曲桿選擇中,小編也建議初學者多使用直桿,雖然曲桿可以讓手腕輕鬆,但直桿可以使我們的手腕外翻,刺激短頭,進而激起整個肌峰,讓你的二頭肌更佳的立體。

我們以杠鈴彎舉為例,動作開始過程中身體要保持直立(可有略微向前傾的意識),儘可能固定上臂,貼緊身體兩側。 上升時注意力集中在整個肱二頭肌上,至肱二頭肌完全收緊稍停頓1-2秒,感受曲臂帶給肌肉的擠壓感。下降才是動作的關鍵,用二頭肌控制器械緩慢的還原到初始位(離心收縮),以使肘部得到完全的伸展,這樣可以更好的鍛煉到二頭肌的下部。(如果使用8RM以下的大重量,手臂可自然到屈伸度)。彎舉上升與下降的時間比例大約為1/2。而整個動作的重點也是頂峰收縮後的離心收縮。(離心收縮就是指肌肉在被拉長的動作。肌肉被拉長就會造成肌肉的良性撕裂與破壞有數據顯示,離心最大重量可為向心的1.75倍,如果大家還想科普可以網上了解下生理學的肌絲滑行理論,這裡就不過的闡述)。除了非常重要的離心控制外,以下幾點也需要關注。

播放GIF

請固定好你的身體:彎舉是單關鍵運動,也要刻意的控制身體確保直立,不要前後晃動,以免藉助慣性力,分散肌肉受力。你可以有意識的想前傾斜身體,這樣有助於防止身體晃動。也有很多高級練習者,會選用較大的重量運用欺騙借力的方式將器械彎舉到頂峰,再慢慢的控制還原。如果你還沒掌握好發力要領,請先不要嘗試,以免損傷腰部。(如果力竭後想完成更多的次數,可以利用欺騙式方式適當借力,但前提是力竭,並完成設定的次數)

手臂沒有完全伸展: 二頭下端是最常暴露在短袖外的部分,如果你想不用彎舉就可以展示二頭肌,那二頭下端也需要關注到。大多數二頭下端薄弱的人,在做彎舉時手臂都不會完全伸直,這樣會縮短二頭的伸展軌跡,影響鍛煉效果。雖然完全伸直可能會減輕原有不規範的重量,但哪有怎麼樣,我們的需求是肌肉生長,而不是在健身房舉重量給別人看。

關於握距變化與坐姿:每個角度與握法的不同對於2頭的發力受重會產生影響,寬握主要鍛煉肱二頭肌短頭、窄握距主要鍛煉肱二頭肌長頭,啞鈴同理。而錘式啞鈴彎舉還可以更好的刺激肱橈肌。坐姿彎舉除了可以避免借力外,還被證明可增加負重20%-30%,就意味著會有更大的縮組織要求,你可以在站在完成後多安排2做組坐姿的半程彎舉。

播放GIF

彎舉動作的最後點超級組:一次完美的訓練模式不光要有遞增減組、自重、阻力等、還要有超級組。向手臂這樣的耐虐小肌群更需要超級組的「款待」。 可以將超級組安排在彎舉動作的最後進行, 根據自己的狀態完成2-3組。 可以用經典的21禮炮去分話上下端(下圖),也可以用2-3次不同的握法分化長頭與短頭。總之對二頭肌就是要「殷情款待」。

播放GIF

播放GIF

錘式啞鈴彎舉

錘式啞鈴彎舉主要鍛煉的是肱二頭肌,當然除此之外這個動作還會鍛煉到肱肌。有研究證明錘式啞鈴彎舉對於長頭的刺激更大。錘式彎舉的重量選取完全可以比正常彎舉大,對迫切想要增加臂圍的朋友有很大幫助。而大多數人都會吧這個動作放在快結束的時候,此時的訓練狀態很有可能會下降。所以試試把錘式啞鈴放在訓練的前2個動作之一,用更好的精力來刺激長頭與肱肌。動作的重要事項基本與彎舉相同,避免借力,頂峰收縮,離心慢速控制,大臂貼近身體,啞鈴始終保持掌心相對,同時手可以握在啞鈴的末端(朝下處),這樣會有更好的刺激效果。

播放GIF

播放GIF

孤立集中彎舉

如果你的肱二頭肌肌峰突出,那麼就算整體二頭維度不大,但也會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集中彎舉標就可以更有效的刺激到肱二頭肌的肌峰。初學者可以選擇坐姿的集中彎舉。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控制身影。這個動作在向上彎舉時, 是彎舉到你另一側的肩膀部位,而不是你的胸部,這個軌跡對於你的鍛煉效果影響非常大 。另外建議可以從較弱側先開始,上臂僅僅貼僅大腿內側,除了小臂之外其他部位都是固定不動。此動作可以發在最後做到力竭,重點在於動作的幅度而不是重量。可以選擇龍門架進行。(下圖阿諾德做的為變式附身集中彎舉)

播放GIF

上斜啞鈴彎

這個動作的好處在於,上斜可以很好的拉伸你的肱二頭肌,給予更長的運動軌跡。同時二頭肌的長頭近端是處於持續的拉長狀態,整個動作中有更大的收縮潛力,以及被動不足狀態下的收縮要求。而長頭的飽滿度對於手臂形態美觀是起決定作用的。對於傾斜的角度在30至60度之間都可以,這主要取決於那個角度對你肌肉的刺激更大。同時不要選用過大的重量,以免損傷肘部。以上為開臂動作,如果想更多的鍛煉短頭可以將運動路線改為貼近身體。

播放GIF

過頂彎舉

相比其動作,過頂彎舉繩索彎 ,由於是從體側進行的孤立動作,避免了三角肌前束的借力, 可以將注意力更集中在肱二頭肌上。且通過繩索可以讓二頭肌一直保持肌肉持續發力的狀態,還可以讓你的肌峰顯得更高。這個動作滑輪的位置一定要高於你的肩膀,並選擇合適的重量,同時在頂峰處停頓1、2秒以更好的擠壓二頭肌。當然也可以選擇單手交替進行。

播放GIF

以上動作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握法與角度來改變二頭肌2頭的受重效果。對於長頭與短頭誰更重要,更希望的是整體的均衡增長。所以合理並多樣化的安排自己的訓練動作。 而次數的選擇與3頭肌類似都為高次數、低次數交替進行,但區別在於,三頭需要有更大的重量衝擊去刺激。而二頭肌則是以控制為主。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建議可以多安排類似牧師椅等可以將大臂孤立的動作,更好的去體會肌肉的頂峰收縮與控制。除以上外,也推薦反手的一體向上,這個動作對二頭肌的刺激也非常明顯,建議大家也可以多多嘗試。


PS:《真健》專欄的內容是值得買小編課餘時間撰寫 ,希望值友可以多多支持。您的收藏與點值就是我們繼續創造的動力,當然也決定了《真健》專欄更新的頻率,所有也請值友多多點贊轉發,謝謝各位老鐵了。

《真健》 篇一:「 哥練的胸肌 如果你還想靠」—胸部訓練「土味」小技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