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輕人的失眠多半是「作」出來的

現在年輕人失眠的是越來越多。無論是主動熬夜,還是被動失眠,好睡眠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一種奢侈品。

睡眠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正常生理功能,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但是對於當代年輕人而言,工作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紊亂的生物作息等因素引起他們的睡眠質量下降甚至造成失眠。「我是屬於主動不想睡的,一般10點鐘上床,然後開始玩手機,越玩越晚,越晚越睡不著,然後不停地刷微博,如此一來就更加睡不著了。」27歲的小許,一開始熬夜是為了看F1比賽,後來慢慢就有了熬夜的習慣,長期熬夜導致內分泌紊亂,小許的皮膚顯得很差。主動熬夜也包括熬夜看書、玩網路遊戲、加班工作和追劇刷劇等。

和小許的主動熬夜不同,另一類人則是被動失眠。失戀引起的胡思亂想和夜有所思是被動失眠的一大重要原因,許多人會因為失戀而不斷地去鑽牛角尖,然後終於丟了睡眠。分手一個月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分手三天后,我才意識到我真的失戀了,於是開始翻看前任的微博、朋友圈,然後不停地回憶過去,越想越難受,失眠就這樣開始了。」除了內心作祟之外,個人對於睡眠環境的要求嚴格也是一個原因,不能有燈光、不能有噪音,床墊軟硬要剛好。

失眠有多種形式,包括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睡眠淺、多夢、早醒、醒後不適或疲倦感、總睡眠時間減少等。長期失眠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加快衰老、記憶力減退等,還可能出現緊張易怒、焦慮煩躁、痛苦抑鬱等心理問題。

記者了解到,治療失眠,首先要對睡眠有正確的認識,不要恐懼「睡不著」,越怕失眠反而會加重失眠;其次,生活作息要規律,睡前保持心神平靜,不宜思考太多、吃太飽或者劇烈運動。此外,還可以嘗試睡前聽輕音樂、讀讀休閑書籍等,通過睡前的放鬆小習慣來改善和提升睡眠質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