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壓藥怎麼選?醫生提醒:最安全的降壓藥是這種,優缺點要清楚

降壓藥哪種好??

選擇降壓抗高血壓葯的原則是:

1、24小時平穩降壓,一天一次,方便高血壓朋友們服用。

2、副作用小,高血壓朋友們易於堅持。

3、可以保護高血壓朋友們的心、腦、腎等靶器官。

這些降壓藥怎麼選擇?

高血壓的現代治療常用藥物主要有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1、利尿葯

(1)代表藥物:氫氯噻嗪(噻嗪類利尿葯), 氯噻嗪(噻嗪類利尿葯), 螺內酯(噻嗪類利尿葯), 氨苯喋啶(瀦鉀利尿劑), 阿米洛利(瀦鉀利尿劑), 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劑) ,吲達帕胺(類似噻嗪利尿葯)等

(2)特點:降壓起效較快,作用平穩,持續時間較長,且價格低廉。儘管這些年有新的降壓藥物不斷問世,但利尿劑仍然是高血壓患者選用最多的的藥物。

(3)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對鹽敏性高血壓、合併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較強的降壓效果。因能增強其他降壓藥的療效而常和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4)長期使用應注意其對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反應。痛風者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體阻滯劑

(1)代表藥物: 普萘洛爾(β阻滯劑), 美托洛爾(β阻滯劑), 阿替洛爾(β阻滯劑)?, 倍他洛爾(β阻滯劑)?, 比索洛爾(β阻滯劑), 卡維洛爾(α、β阻滯劑),拉貝洛爾(α、β阻滯劑)。

(2)起效較迅速、強力,各葯持續時間有差異。

(3)適用於各種不同嚴重程度高血壓,特別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併心絞痛患者,對老年高血壓療效較好。

(4)不良反心動過緩、乏力、四肢發冷。有急性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

3、鈣通道阻滯劑(CCB,鈣拮抗劑)

(1)代表藥物:硝苯地平(二氫吡啶類), 硝苯地平控釋片(二氫吡啶類) ,尼卡地平(二氫吡啶類),尼群地平(二氫吡啶類) ,非洛地平緩釋劑(二氫吡啶類), 氨氯地平(二氫吡啶類), 拉西地平(二氫吡啶類), 樂卡地平(二氫吡啶類), 維拉帕米緩釋劑(非二氫吡啶類) ,地爾硫卓緩釋劑(非二氫吡啶類)。

(2)起效迅速、強力,降壓療效和降壓幅度較強,療效與劑量成正比,療效的個體差異較小,常與其他類型降壓藥聯合治療以增強作用。

(3)除心力衰竭外較少有禁忌證,對老年患者降壓效果較好。對嗜酒患者也有顯著降壓作用,可用於合併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長期使用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不良反應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紅、頭痛、下肢水腫(服用利尿劑無效)。非二氫吡啶類藥物對心力衰竭、竇房結功能低下、心傳導阻滯者禁用。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

(1)代表藥物:卡托普利(ACEI), 依那普利(ACEI), 貝那普利(ACEI),賴諾普利(ACEI), 雷米普利(ACEI), 福辛普利(ACEI), 西拉普利?(ACEI), 培哚普利(ACEI)

(2)起效緩慢、逐漸增強,在3~4周達最大作用,限制鈉鹽攝入或聯合利尿劑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強,除可以降低血壓外,還有保護新、腦、腎的作用。

(3)對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者具有較好的療效,尤其適用於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糖尿病患者。

(4)不良反應是有刺激性乾咳(10---40%)和血管性水腫(罕見,但很嚴重)。高血鉀症、妊娠和雙側腎動脈狹窄者禁用。血肌苷超過3毫克使用需謹慎。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

(1)代表藥物: 氯沙坦(ARB) ,纈沙坦(ARB) ,伊貝沙坦(ARB), 替米沙坦(ARB), 坎地沙坦(ARB)。

(2)起效緩慢,但持久而平穩,在6~8周達最大作用,作用持續時間達24小時以上。

(3)限制鈉鹽攝入或聯合利尿劑可使療效明顯增強,治療劑量窗較寬,療效與劑量增大而作用增強。

(4)本類葯是90年代末投放市場,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被認為是所有降壓藥中最安全的。

ARB類:沙坦類降壓藥的優點?

1、沙坦類卻能阻斷各種途徑產生的所有緊張素Ⅱ與其特殊受體結合,從而減弱或者阻斷其升壓作用。

2、沙坦類不引起乾咳,沙坦類不影響轉換酶的作用,因此體內不致於有大量緩激肽的蓄積,從而避免了普利類令患者難以忍受的乾咳之苦。

3、這類藥物都是長效降壓藥,能穩定控制24小時內的血壓,符合理想的降壓要求。

4、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被認為是所有降壓藥中最安全的,能被絕大多數各種年齡和不同血壓水準的高血壓患者所接受。但不能用於孕婦及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

5、沙坦類藥物對心、腦和腎臟都有良好的器官保護作用,合併有心力衰竭、糖尿病、腎臟疾病和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服用本葯時,不但能降低血壓,還能使上述併發症得到有效防治。

6、沙坦類降壓藥可以和其他主要降壓藥聯合應用。

ARB類藥物有哪些特點?

國內外已經用於臨床的8種ARB類藥物分別是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依普羅沙坦、奧美沙坦酯和阿齊沙坦酯。國內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前6種。

1、ARB類藥物可分為兩類:

(1)聯苯四唑類,包括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坎地沙坦

(2)非聯苯四唑類,包括替米沙坦、依普羅沙坦。

2、ARB類藥物各個藥物如何代謝

(1)纈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及依普羅沙坦具有直接活性作用,無須轉換即可起作用,而氯沙坦及坎地沙坦本身不具有活性作用,須轉換才具有活性作用。

(2)氯沙坦、坎地沙坦和厄貝沙坦由肝、腎兩種途徑代謝,60%以上隨糞便排出,餘下部分隨尿液排泄。

(3)替米沙坦幾乎全部經過肝臟清除,其在肝臟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無藥理作用,並快速地由膽汁排泄。

(4)纈沙坦和依普羅沙坦不依賴於肝臟的代謝,絕大部分經消化道清除,前者80%以原形隨糞便排出。由於纈沙坦、依普羅沙坦和替米沙坦不經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代謝,因而與經該酶系代謝的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

(5)氯沙坦對腎功能具有保護作用,在伴有高血壓的腎病患者,該葯降壓的同時能維持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腎血流量與排鈉,減少尿蛋白。還可增加尿酸、尿素排泄,這一作用為氯沙坦所特有。氯沙坦無劑量依賴性血壓下降,而依貝沙坦,坎地沙坦及纈沙坦在降壓中存在隨著劑量增加降壓療效增加的特點,臨床治療高血壓時應當關注這種特性。

(6)替米沙坦對清晨血壓的控制較好,替米沙坦早晨服用不僅能夠恢復高血壓患者的「正常」血壓模式,而且降壓效果優於氨氯地平和氯沙坦,特別是在給葯間隔的最後4小時,即高血壓患者的清晨危險時刻,有更強的保護作用。

ARB類藥物有哪些不良反應??

1、ARB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少,多數患者對該類藥物有良好的耐受性。

2、常見的ARB類藥物不良反應包括暈眩、頭痛、高鉀血症。

3、罕見的不良反應有首劑直立性低血壓、皮疹、腹瀉、消化不良、肝功能異常、肌痙攣、肌痛、背痛、失眠、血紅蛋白降低、腎功能損傷、咽炎和鼻塞等。

ARB類的藥物適用哪些人?

1、ARB作為抗高血壓一線藥物的地位。ARB可降低輕、中度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並可顯著改善因長期高血壓所致的左心室肥厚(LVH)。

2、單劑ARB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療效,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鈣拮抗劑(CCB)、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同樣有效,並且與小劑量的噻嗪類利尿劑聯合使用,可加強降壓效果。

3、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腎功能不全、陳舊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陣發性心房顫動、終末期腎病和蛋白尿、代謝綜合征、糖尿病等臨床情況時,可首選ARB類藥物治療。

4、ARB具有降低腦卒中發生率的作用。氯沙坦與阿替洛爾的降壓效果相似,但氯沙坦降低腦卒中危險的作用優於阿替洛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