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男子患上「肝內膽管癌 」,十天時間全身皮膚都黃了

李華虹 曹玥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

18日是第十九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主題為"維護肝臟,增進健康"。據哈醫大二院膽胰外科主任崔雲甫教授介紹,肝具有代謝、排毒、造血和強大的免疫功能,對身體健康影響極大。然而我國每年約有42.2萬人死於肝癌,佔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數的51%。

近日,我省一男子因肝內膽管癌來到哈醫大二院膽胰外科就診,崔雲甫教授團隊歷時7小時,同時實施了胰十二指腸切除和右半肝切除手術,順利切除了膽管和肝上的兩大病灶,將患者從死亡的邊緣成功救回。

十天時間全身皮膚都黃了

今年54歲的楊先生家住哈市周邊縣城,身體十分健碩,連感冒發燒這種小病一年都得不上一回,平日裡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但就在三個半月前的一天,他皮膚的顏色突然發黃,不到十天的時間,黃色就蔓延到每一寸皮膚,並且發癢,家人立即帶他來到了哈醫大二院膽胰外科進行就診。

經過全面檢查,發現楊大爺的膽紅素值高達300μmol/L,超出了正常值的十倍多;同時CT檢查報告顯示,膽管末端部位和右半肝均有腫瘤(肝內膽管癌)。患者身體狀態很差,所以先進行減黃治療,但要想活命,必須手術切除膽管末端和肝右半葉的兩個病灶,手術難度空前,存在很大的風險,患者家屬聽完醫生的耐心講解後,決定採取保守治療。

膽胰外科主任崔雲甫教授介紹,楊大爺肝上的腫瘤已經完全侵犯到肝門靜脈,所以要想完整切除腫瘤需要在切除右半肝及尾狀葉的基礎上將部分門靜脈切除,然後重新吻合,從而保證術後肝功能正常,這就需要應用肝移植技術中的靜脈重建技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需要切除的範圍包括胰頭、十二指腸、肝外膽管、膽囊,部分胃及空腸上段,然後分別做胰腸吻合、膽腸吻合和胃腸吻合、來完成消化道的重建,也就是所謂的"四切三吻"是普外科公認的操作最為複雜的大型手術,而這種病例在國內外的報導也非常少見。

利用3D醫學影像重建技術對腫物及血管進行精準評估

歷時七小時 完成普外科"航母級手術"

一周前,楊先生因為保守治療無效再次回到醫院,而此時的他病情加重,肝上的佔位明顯變大,直徑達到了8公分,膽管也已經被腫瘤堵死,情況已經十分危急。幸運的是,經過膽胰外科專家評估符合手術的基本條件。為了對腫瘤情況有更精準的掌握,醫生們利用國內最先進的256排CT,對腫瘤部位掃描然後使用計算機進行了三維重建,術前就可以清晰且全方位了解患者病灶部位的血管走向,對病情進行全面精準的量化分析,將術中的風險降到最低。

聯合兩種手術同時進行可以稱為是"普外科航母級手術",不但要求外科醫生同時具備肝膽外科和胃腸外科的技術能力,擁有做肝臟移植的經驗,同時也是一個醫院手術室,麻醉科,ICU病房綜合能力的體現。經過縝密的術前準備後,崔雲甫教授、鍾翔宇教授和李春龍副教授用時7個小時,順利將兩大病灶切除,並且將病灶周圍的淋巴結全部清除,從死神手裡將楊先生成功救了回來,目前他身體恢復良好。

膽胰外科主任崔雲甫教授(右)和鍾翔宇教授(中)在手術中

春季肝病易複發 認清癥狀很重要

每年春季因為季節交替、病毒活躍,肝病發病率和肝病複發率向來是最高的。崔雲甫教授強調,肝癌從第一個癌細胞在肝臟內形成發展到患者有自覺癥狀,大約需要2年的時間。在一般情況下,早期癥狀很難被人們所重視,因此臨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發現時其病情就已經進入了中、晚期,在近幾年醫院接診的患者中巨大肝腫瘤患者明顯增多。認清早期肝癌癥狀很重要:

1、肝鬱證。包括無原因的精神不暢,脅肋不舒,時覺隱痛等癥狀,常為最早的先兆潛證。

2、肝痛。疼痛癥狀不明顯,為一種時隱時現的深部鈍痛。

3、厭食、腹脹、乏力,是肝癌的次發癥狀。

突然出現上述先兆癥狀時,應立即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此外,肝硬化患者應該3個月查體一次,有肝癌家族史者、B肝攜帶者或B肝患者、有肝臟背景疾病者、長期酗酒者6個月查體一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