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布衣菜飯,一生歡喜

   如果說《紅樓夢》是一副用金絲銀線勾勒在綢緞上的富貴畫,那麽《浮生六記》就是一塊在土布上淺描出來的水墨畫。

   《浮生六記》為清代的文人沈複所作,是其感歎“事如春夢了無痕”,故而為不辜彼蒼之厚所提筆書寫的隨筆散文。沈複是誰?史書傳記上從未有記載,若不是《浮生六記》的被發現,那麽這個人大概會悄無聲息的被時間長河淹沒,甚至沒有激起一個波瀾。然而,在沈複消失後的某一天,早期維新派代表之一的王韜的妻兄發現了《浮生六記》的殘稿,才得以讓沈複這個名字和這個人的生活,出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增添一縷光亮。

   當日發現的殘稿隻保留了四記,至於到底六記確為六記,還是實為四記,早已無從考證,而後來人陸續發現的所謂的後兩記是有人企圖渾水摸魚,還是確有其事也是存在爭議,難辨真假,所以隻讀其前四記。第一記為閨房記樂,比擬《詩經》以《關雎》篇開始,將夫妻情事放於開篇,講述了其與其妻之間的相敬相親,是情詩篇。第二記為閑情記趣,描繪了一副鮮活的清朝蘇州城一對普通文人夫妻的日常生活場景,是風流篇。第三記為坎坷記愁,訴說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艱辛委屈,是悼詞篇。第四記為浪遊記快,回憶起曾走過的江山大好河山,是暢遊篇。

   寫“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李太白自有其靜夜月光的飄逸瀟灑、搖曳多姿的氣質,而引用“浮生”二字的沈複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初時,粗淺讀來,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識文斷字的讀書人罷了。再讀,又多了幾分認識,他擁有讀書人的癡情,他對待夫妻感情真摯熱烈,在其筆下,其妻陳芸擅刺繡織染,長識字寫詩,輕珠花,惜殘畫,性情柔和溫順,有男子的胸襟見識,兩人溫課論古,品月評花,栽菊吃蟹,甚至在陳芸被公婆厭棄,久病纏身的最後幾年,也從未對其苛責,真真切切的體現了相濡以沫,相扶相守這八個字;他亦擁有讀書人的雅趣,他愛花成癖,喜愛剪栽盆景,也慣堆石成山,靜室焚香,登滄浪亭觀風,入太湖賞月,與一眾好友野外宴飲,對句與會,好一派士子風流的圖景;他還擁有讀書人對山水的鍾情,從少年暢遊開始,一直到其成書之日,每到一處,必然暢遊一番,他寫到,遊覽名勝,貴在契心合意,這正是古時讀書人對於山水的獨有情懷。

   沈複的與眾不同卻是因為他擁有大部分讀書人所沒有的面對世事艱辛的勇氣與淡然,曾經家境富裕,後來卻數次客居友人家中,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愛妻生病顛連,含恨而去,幼子早夭,天人永別,他卻能為生計長街賣畫,能低頭求助他人,能在衣不蔽體時拿錢買酒和救濟他人,也能在借錢途中不忘觀賞品評主人的園林設計。這樣的一個男子,相比因為一點窘迫便膩膩歪歪要死要活無病呻吟的酸秀才更加明快豁達,相比一貫風流倜儻桀驁不馴計程車人大夫又來的真實可愛,與史書野史上記載的所有人都不一樣,他更像是生活在鄰家的文人,讓讀者自然的親近傾慕。而《浮生六記》一書自問世以來深受追捧的原因,大概是應和了世人對一種生活的追求,那就是平淡,有趣,溫情,靜謐的生活。大多數人都向往這樣的生活,卻總歸做不到,求而不得便成癮,究其原因,不過是現實逼迫,人心蠱惑,意志力不堅定,繼而喪失本心,忘卻初心。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渴望有品質的生活的今天,此書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理念自然而然被推崇,被宣揚,可以讓生活日益緊張的我們停一停奔波的腳,緩一緩名利的心,去更加勇敢,更加淡然,更加能夠學會將生活過成詩,讓俗世開出花。

  布衣菜飯,亦能一生歡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