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地球》:不那麽“硬”的硬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不那麽“硬”的硬科幻電影

本刊記者/李行

今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同步上映。較於往年“孫悟空”題材霸佔春節檔的情況不同,這兩部電影都帶有科幻元素。“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概念又被適時拿出來炒作一番。

上映第一天,《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評分就達到8.4,票房超過2億。豆瓣上有評論: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硬科幻大片。

單從視覺效果和未來世界的世界觀設定來看,本片算是比較“硬”了。片中蘇聯機械工業式的審美處處可見,地下城、運載車、空間站的內部鏡頭大部分都是實拍,主創團隊從無到有建造出了很多甚至連劉慈欣自己都不確定該是什麽樣子的硬體設施。機動性絕佳的運載車、防護力量強大的外骨骼裝甲,基本上反映了未來實用主義科技的發展軌道。很多細節如末日來臨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地標建築被毀的場景,地下城中的春節、學校、各種方言、交通規則等等,很好地做到了科幻電影的本土化。

因為經費限制,導演很聰明的運用大量遠景來代替近景製造科幻感。影片借鑒了《星際穿越》《盜夢空間》《機械戰警》《2001太空漫遊》等電影的科幻元素。最終,比起國外科幻大片動輒2、3億美元的製作成本,《流浪地球》用5000萬美元拍出了對得起觀眾的視覺效果。

然而,該片只是達到了硬科幻的基本要求,僅僅運用了基礎的天文知識。其他的情節,如在地球上建立反向發動機、被木星引力捕獲、太空倉生活常識等,經不起深究。

在歐美科幻片中,世界要滅亡了,人類肯定製造出大型宇宙飛船,然後逃離地球。而《流浪地球》中,人類直接為地球安裝發動機,驅使整個星球離開太陽系。這是科幻界“流浪地球”派與“飛船”派兩種未來生存方式的不同展現。

原著中詳細說明了“為什麽跑路要帶上地球”,因為目標星系沒有適合居住的星球,必須把地球一起帶走,讓地球變成半人馬座星系的一顆行星,原著還設定了“流浪地球”和“飛船派”打成一團。其實,在科幻界,認同“飛船”派的佔多數,包括原著作者劉慈欣本人也是這一派別的支持者。網絡熱文《流浪不是一種生存方式——關於的科學槽》對“流浪地球”派的方式提出了質疑。

如果細究,本片槽點也很多,首先是人物臉譜化明顯,尤其前半段,幾乎在為科幻場景的展示而服務,到後半段,隨著劇情的轉折,人物的弧光才有了更好的展現;在馬斯克的亞音速浮空列車系統“Hyperloop”都已經研發成功的時代,《流浪地球》裡的救援車卻像個推土車一樣笨重;地球要毀滅了,年輕的主角靈光一現想到方法,是之前根據科學家們的推算將會失敗的,最後幾個人卻空手搞成功了。

從這些槽點看,《流浪地球》確實沒那麽“硬”。當然,不能把責任全怪在導演團隊上面。因為中國一直是科幻電影的荒漠。國內科幻電影目前還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體系,一整套的系統都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電影籌備四年,還出了一本名叫《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的手冊。如果你看了這本書的一些細節就會發現,《流浪地球》與《星際穿越》差一個《阿凡達》的距離,所言非虛。

舉幾個例子,電影中一百多個螢幕,為了省錢,螢幕是裸屏,後面沒有殼,每一個螢幕後面都連一個筆電,後面都有一個人去控制螢幕,才能讓螢幕與演員的表演相匹配;電影中休眠艙的開啟和關閉,是用魚線和威亞吊著蓋子的人工方式操作的,後期再擦除;吳京拍攝太空倉失重的部分,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像好萊塢那樣做機械臂操作,電動威亞都沒有,只能靠人手拉威亞。

郭帆在接受界面採訪時表示:“當我們發現想去做一個東西的時候,中國製造能力非常強,但大量人才集中在工業級消費品上,沒有人去做電影。你要想找到能做那個級別的道具的人幾乎沒有。”

所以,《流浪地球》是一部不那麽“硬”的硬科幻電影,但如果放在中國科幻電影從無到有的現狀中來討論,可以肯定,中國科幻電影史上會有它的一筆。這部電影的市場表現可能影響未來十年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如票房大賣,會給中國科幻保留下希望的火種,反之,資本市場可能對中國的硬科幻片再次失去關注。

無論如何,就像電影中表達的“希望”主題一樣,《流浪地球》給中國科幻電影帶來了希望。正如《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出版時,投資方宋歌所說,希望這本手記的出版,能讓更多行業內外的人了解《流浪地球》在製作流程上的“一小步”,並在這個經驗基礎上往前挑戰更多可能性,共同助力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大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