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地球》熱映 迎接中國硬核科幻電影元年

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這天,“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大幕正式拉開。根據劉慈欣中篇小說《鄉村教師》和《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瘋狂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全國公映。截至2月9日上午11點,上映5天,《流浪地球》排片率大逆轉,票房已經突破13億。

所謂“元年”,潛台詞則意味著之前中國之前沒有科幻電影,這看似是一種不嚴謹的說法,早在1938年,我國便拍出了科幻電影《六十年後的上海灘》。1963年,王敏生編導了科幻電影《小太陽》。改革開放後,第五代導演黃建新拍了科幻電影《錯位》,既有其一貫地對現實生活中的荒誕性觀照,又有對因為科技發展導致的科技倫理和生物政治的思考。此外,還有關於大腦移植的《合成人》。當然,更不能少了“80後”的集體記憶《霹靂貝貝》……

縱觀上述影片,如《小太陽》和《錯位》都針對科技發展趨勢,做出了可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所做的預測和推演,而其他的幾部影片,更像現在所說的“軟科幻”,其落腳點,不在“科”,而在“幻”,即人類基於幻想和想象,借助科學的設定,對現實社會所作的某種改造。因此,今天在談論科幻電影時,為了與之前的國產電影做區分,人們總喜歡加上一個限定詞“硬核”。夠不夠硬核,成為評價科幻電影的一個關鍵指標,所謂“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更準確的表述應為“中國硬核科幻電影元年”。而“硬核”的內涵大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基於科學發展和自然社會的演進做的背景設定;電影中要有對科學觀、世界觀和生命觀的深入思考;電影中的劇情走向要符合科學邏輯;人物性格發展、人類社會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變遷,不僅基於審美邏輯,還受製於科學條件的變化;電影要有強大的視效支撐,使上述幾個方面能夠落地。

其實,“中國硬核電影科幻元年”說法的提出,並非簡單的噱頭和炒作,而是各方面條件成熟後的呼之欲出。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科技實力得到了極大地發展,過去的很多看似幻想的點子和想法,在今天都在或將可能變成現實,如前段時間媒體上討論的“人造月亮”“人造太陽”等等,早在劉慈欣的中篇小說《中國太陽》裡預演;隨著中國電影產業化的迅猛發展,過去被嘲笑的“五毛錢”特效逐漸成為歷史。而中國電影視效公司對視效數據庫的建設,製片體制中的“後期前置”逐漸普及,中國電影工業已經有了攝製比肩準好萊塢大片的硬實力和先進的攝製流程。

從人文思想演變角度看,在“一戰”後,西方世界對技術進步所導致的對人類的“反噬”和傷害的思考一直貫穿於其科幻電影的創作之中,“廢土”與“末世”構成很多科幻電影的主場景。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不管是“兩彈一星”研製成功,還是“四個現代化”的提出,我們對科技進步主要是持“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樂觀精神的,因此,在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的實踐基礎上,中國科幻電影的創作是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世界的科幻文藝創作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故事的;此外,近年來,“美國故事工廠”好萊塢越來越趨於保守,越來越依賴根據漫威、DC的漫畫改編的電影,故事越來越套路,顯然,在中國電影產業化以來,好萊塢所能提供的模式和框架距離中國的國情越來越遠。而《鄉村教師》《中國太陽》裡對鄉村教師、擦玻璃的藍領“蜘蛛人”的人文關懷等,都使得現實主義精神煥發了新的光彩,並開啟了新“腦洞”。

中國科幻成功實踐是改革開放40年科技巨大進步帶動的瓜熟蒂落,更源於一批對未來與人類命運充滿想象和熱情的創作者的筆耕不輟,它為新時代現實主義創作提供了蒼穹與大地的想象資源,為書寫“環球同此涼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視角和中國經驗。(張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