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慈欣的“IP寶庫”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一部讓你仰望星空的小說

大年初二,從電影院出來已是夜晚,按道理來說,我此刻應該抬頭仰望星空,因為我剛剛看完的是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首部大電影作品《流浪地球》。

這個儀式源自大劉當年看了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後的感受,在《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一文中,他寫到:

記得二十年前的那個冬夜,我讀完那本書後出門仰望夜空,突然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腳下的大地變成了無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純幾何平面,在這無限廣闊的二維平面上,在壯麗的星空下,就站著我一個人,孤獨地面對著這人類頭腦無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

事實上,我第一次看完《流浪地球》小說後,真的有一種衝動想跑出去看看那個終究會變成紅巨星,吞噬整個太陽系的恆星。

不過昨天,我也沒有做“仰望星空”這個動作,不僅僅因為上海的夜晚看不到星星,更是因為,雖然《流浪地球》是真正的成熟的、良心的國產科幻大片,也不負劉慈欣的原作,但它並不是電影《2001:太空漫遊》。

所以最好的致敬方式是——談一談《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

反文學的巨集細節

《流浪地球》小說裡有一個謎語在知乎上被玩壞了: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麽?

謎底不是張怡寧的球技,也不是噴子的嘴,大劉原版的答案是“死亡”。

著小說最大的亮點不是情節,而是很多充滿瘋狂想象與哲學象徵的場景,以至於我當年常常想起《百年孤獨》和《青銅時代》,比如小說中描寫“地球刹車”的場面:

……太陽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線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當然,以後沒有“天”也沒有“夜”了,東半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有十幾年吧)將處於永遠的黃昏中,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下並沒落深,還在半邊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長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電影中的地球發動機重現了原著小說中的高聳入雲,大劉讓讀者想象雅典衛城神殿那的無數根巨柱:

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燈管那樣發出藍白色的強光。而你,是那巨大宮殿地板上的一個細菌。

但電影有一處沒表現好,小說中的地球發動機為了用“切線推力”刹住地球的自轉,必須有一定的角度,實際上是傾斜的,而這個科學細節,被劉慈欣賦予了文學的象徵意義:

我們是處在一個將要傾倒的巨殿中!南半球的人來到北半球後突然置身於這個環境中,有許多人會精神失常的。

大劉曾說,自己對文字的要求並沒有傳統作家那麽高,所以他的小說能讓我想到《百年孤獨》,並非文字,而是他的寫作方式。

比如,小說中地球穿越小行星帶遭遇隕石雨襲擊的情節,有一段文字:

我們下車後,看到入口處有幾個士兵,他們都一動不動地盯著遠方的一個方向,眼裡充滿了恐懼。我們都順著他們的目光看去,在天海連線處,我們看到一層黑色的屏障,初一看好像是天邊低低的雲層,但那“雲層”的高度太齊了,像一堵橫在天邊的長牆,再仔細看,牆頭還鑲著一線白邊。

“那是什麽呀?”加代子怯生生地問一個軍官,得到的回答讓我們毛發直豎。

“浪。”

這一段文字後來在《星際穿越》中得到了影像版的完美複製(下圖),以至於我當時懷疑諾蘭看過《流浪地球》。

很多人質疑劉慈欣的文字功底有點“弱”,從主流文學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大劉文字真正的吸引力不是文學,而是反文學的“巨集細節”——這是劉慈欣自己總結的。

他在科幻評論《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一文中舉例說,“主流文學不可能把對歷史的巨集觀描寫作為作品的主體”,就算是《戰爭與和平》一類巨集大敘事的小說,也只可能把歷史事件作為小說的背景,否則就不叫小說,而是歷史著作了。

但科幻小說可以,作者要“像上帝一樣創造世界”,再巨集大的歷史也只是小說的一個細節,大劉用克拉克的《星》中一句話為例:“毀滅了一個文明的超新星,僅僅是為了照亮伯利恆的夜空!”

所以原著小說名義上的主角“我”,只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者,像幾十億地球人一樣隨波逐流,幾乎沒有性格,而真正的主角是“地球”,或者說是“地球人”。

比如小說中,主人公的父親離開母親,和主人公的老師同居,這段頗為“狗血”的情節,幾乎沒有任何細節描寫,只是為了表現當時人類的集體幻滅;後來,岩漿吞噬地下城,主人公的母親喪命,同樣沒有任何細節,只是為了說明當時的撤離是按年齡排序,最後來不及逃走的都是年齡最大的一批人。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發表的第六個短篇,奠定了他的基本寫作風格,一直延續到《三體》。

此前,他本人喜歡的《微觀盡頭》被讀者認為過於空靈,而讀者最愛的《帶上她的眼睛》《地火》,大劉卻認為過於現實。而《流浪地球》是作者與讀者達成共識的第一部作品,這個共識就是:把巨集觀大歷史當成細節,這樣,既有作家喜歡的“巨集大”,又有讀者想要的“細節”。

但電影有其基本的表現形式,只能放棄小說“巨集細節”的特點,回歸商業大片 “以人物為核心”的做法。

不過,在另一個維度上,電影忠實地再現了《流浪地球》小說的主題——“一個行者帶著孤獨和惶恐啟程”。

遠方的家園

《流浪地球》小說最初的設想是一個叫“末日系列”的六部曲,大劉想描述太陽災變後,人類逃學生的六種可能。除了“帶著地球一起逃亡”外,其他五個創意分別是:

到太陽裡面修修補補;

人類把自己變成微生物(這個創意寫成了《微紀元》);

乘飛船逃離太陽系,變成“飛船一族”;

用電波把自己的思維和記憶發向宇宙;

逃學生無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類文明紀念碑。

熟悉《三體》的讀者立刻想到了,後三個點子全部被用到了《三體》裡。

科幻被稱為“點子文學”,一篇好小說,哪怕文學性弱一點,只要有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好點子”,就成功了一半。那為什麽六個點子中,只有“流浪地球”這個點子能變成打動人心的小說呢?

劉慈欣在為《科幻世界》30周年增刊寫的《流浪地球:尋找家園之旅》一文中回憶:在一次科幻小說的筆會上,一位與會的科幻評論家說,從《流浪地球》中,能感覺到強烈的“回鄉情結”。

當時劉慈欣很不以為然,可很多年後,當他要離開那個“度過了畢業之後的青春時光,寫出了自己迄今為止的所有科幻小說”的地方時,他又想起了這段話。大劉此刻才覺得,評論家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回鄉情結之所以隱藏在連自己都看不到的深處,是因為我不知道家園在哪裡,所以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找。”

我想,這正是“帶地球家園一起流浪”這個“點子”能深深打動很多人的理由。

小說的前半部有“地球派”和“飛船派”的爭論,兩派都主張逃亡,但“飛船派”認為,太陽災變隨時可能到來,現在是跟時間賽跑,而改造地球太難了,所以應該拋棄地球,專心於巨型宇宙飛船的研發。

大劉說,這篇小說差點寫不下去,因為他有一次坐飛機,“從萬米高空看大地時,仍然一點兒都覺察不出地球的曲率”,他覺得“推進這樣的世界簡直是癡人說夢”。

而且,大劉自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飛船派”,因為“流浪地球計劃”在科學上沒有意義,“推進地球的能量絕大部分消耗在無用的荷載上,也就是構成行星的地殼內部的物質”。

但《流浪地球》最終寫出來了,而且成為劉慈欣早期的代表作,因為“此篇作品的美學核心是科學推動世界在宇宙中流浪這樣一個意象”,既有科幻小說與生俱來的“孤獨宇宙感”,又有“愚公移山”式的東方想象,具有極強的科幻美感。

據說電影的美方製作人員對這個主意很好奇,因為類似題材都是坐飛船逃跑的,唯有東方人才能想出“帶著地球走”這個主意。

“流浪地球”確實是一個“很中國”的想法,幾千年中國歷史的戰亂中,中國人一次次的從北方遷移到南方,從家鄉走出來時,他們從沒有想過要回家鄉,因為家鄉跟“就要毀滅的太陽系”一樣,有的只是“回憶”,而希望在遠方。

但中國人從來都是“帶著家”一起走的,他們常常把鄉音、生活習慣一起帶到異鄉,有些群體改造並融入異鄉,而有些群體則始終保留著異鄉人的獨立性。

從現代性上講,“流浪地球”也是春節後即將返回自己生活的大城市的人們的絕妙象徵:

我們很少認為自己是“上海人”“北京人”,但也不認為自己是“家鄉人”,我們的目標是未來、是遠方,是一個新家園,但我們其實知道,我們這一代注定孤獨,注定是“流浪者”,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心中的“地球”。

一個IP的誕生

文章的最後還是回歸到電影的評價上。在票價基本翻倍的2019春節檔期,《流浪地球》光場面特效就能讓一般觀眾值回票價,更何況前面也說了,小說的氣質一定程度被影片傳承了下來。

電影完整了延續了“地球流浪計劃”的科幻設定,然後隻取了小說中“地球過木星”這個僅僅一千字的背景,重新寫了一個故事,這也是我作為大劉忠實的讀者最感謝導演郭帆的地方。

郭帆就像一個打開巧克力盒子的孩子,面臨琳琅滿目的各色糖果,卻克制住了誘惑,只是取了其中一粒,太不容易了。反觀另一個劇組,把所有的糖果統統嘗一遍,搞得一地糖紙,自己還拉了稀。

都說大劉的小說改編難,郭帆給了中國導演一個好思路:照搬原著科幻設定,加上源於小說的一兩個具體的情節點,再編一個比較大片的故事。

唯一的遺憾是此片更像是災難片而非災難題材的科幻片,災難片與科幻片的內核是不一樣的。

災難片表現的是人在災難面前的勇氣和希望,就像本片的主題;而災難題材的科幻片,內核是“人在災難面前的不同選擇,及其背後的原因”,比如小說中,剛剛啟程時,有“飛船派”與“地球派”的路線爭論;中間地球遭遇連環災難時,對於人類命運的哲學反思;最後逃離了災難後,反而出現了內部大分裂——“叛軍”和“政府軍”的衝突。

幸好,《流浪地球》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雖然不一定能像很多媒體說的“開啟中國科幻紀元”,但肯定要開創《流浪地球》這個大IP的新紀元,終於不用逢賀歲檔必有“西遊”了,而這個IP最大的資源在於小說中的大量“巨集細節”。

我隨便排一排啊,至少有“正傳三部曲”,第二部”穿越小行星帶“,第三部“熔岩吞噬地下城”,前一部是父親犧牲,後一部是母親犧牲,

還有前傳三部曲,講“飛船派”和“地球派”的鬥爭;後傳三部曲,講“叛軍”與“政府軍”的衝突……

你看,一部二萬多字的小說,輕輕鬆松攢出一套“中國版《星際大戰》”,這就是“巨集細節”的魅力。

大劉的四十多篇小說,至少一半具有這樣的“巨集細節”,真是一個巨型IP寶庫,希望中國電影界能好好利用它。

作為大劉的忠實讀者,我希望未來有一天,知乎上有人這樣吐槽:

一個科幻導演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麽?

劉慈欣的點子庫。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嗅 · 春節值班編輯團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

手指在鍵盤上盡情地嗨”

我是值班編輯古泉君

為你推薦今日好文

全新戴爾XPS 13-9380

陪我一起,過年值班也敲開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