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又放大招 汽車業凜冬已過?

導讀

6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聚焦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其中,汽車領域利好最多,比如在限購方面,方案提出嚴禁各地頒布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轉向引導使用;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受利好政策影響,今天汽車行業指數上漲1.68%,個股方面,長城汽車漲近6%,比亞迪漲超3%。

汽車市場利好政策頻出,政策能否推動汽車銷量回暖,目前汽車板塊是否有投資機會,先來看一些投資者的觀點:

投資者A

整個汽車大環境,應該未來會趨穩。

投資者B

很高的福利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對投汽車還是比較小心的。

投資者C

我覺得也要分品牌來看,並不是說一概而論大家都有機會。

汽車業迎政策大利好

6月6日,發改委發出通知,對原有的一些城市,出於擁堵、環保而頒布的限行限購政策說不。通知指出: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嚴禁各地頒布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汙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

汽車是繼房地產之後,居民消費的第二大行業,從上遊的汽車配件,到整車的研發、生產,再到後期的汽車服務,整個產業鏈規模巨大,目前的總產值超過10兆元,佔GDP比重超過10%。A股中的汽車相關企業,就有近兩百家,所以汽車消費,對於促進內需,對於整個經濟事關重要。

汽車業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大型車企有估值優勢

去年以來,汽車銷量持續下滑,今年3月同比下滑5%,4月同比下滑18%,很多投資者擔憂,整個行業的轉捩點到了,是不是不該投資汽車行業了,這樣判斷可能為時尚早。

從國際通用的指標,千人汽車保有量來看,美國為797輛,德國572輛,日本為591輛,韓國為400輛,而我國目前為140輛左右,所以從這個數據來看,我國的汽車行業還有很大的潛力。

當然短期看,由於經濟承壓、銷量下滑,整個行業的公司又多,競爭激烈,優勝劣汰將成為必然。而這個時候,不管是汽配還是整車,龍頭企業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此次發改委關於限購放寬的政策,有利於釋放受抑製的潛在需求,帶動行業去庫存,但行業能否復甦,目前還不得而知。

對於投資者來說,目前應該抓大放小,從估值看,上汽集團市盈率8.3倍,中國重汽10.7倍,廣汽11.0倍,配件方面,威孚高科8.5倍,濰柴動力9.6倍,這些大型車企具有很大的估值優勢。

陸家嘴觀察觀點:

目前來看,選擇有品牌優勢、有核心技術的龍頭車企,中長期持有,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稿件來源:央視財經頻道《交易時間》 本期製作:范佳 陳威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