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結構性存款從普通理財產品變網紅 強監管讓假歸真

  原標題:強監管讓“假結構性存款”歸真

  來源:證券時報  

  李鳳文

  進入2018年以來,結構性存款從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理財產品迅速躥紅,成為各家中小銀行爭相推薦的“網紅產品”。

  央行披露的最新《2018年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增至9.15兆元,僅前3個月結構性存款就已新增1.84兆元,超過2017年1.8兆元的全年新增規模。

  當前,儲蓄存款增長緩慢,特別是4月份個人儲蓄存款大幅下降,引起了各家銀行的警覺,穩定存款成為各行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於現有儲蓄存款利率較低,對居民吸引力差,加之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這就為收益較高的結構性存款的增長大開方便之門,也成了銀行發力的重點。

  事實上,結構性存款並非新型產品。早在2002年,光大銀行就已開始推行結構性存款業務,此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也相繼推出匯利通、匯利豐、匯聚寶、匯得盈等結構性存款產品。從產品結構上看,雖然掛鉤衍生品不同(如利率、匯率、商品價格、指數等),但結構性存款的基本結構不變,以“基礎存款+金融衍生品”的模式進行。除存款產生的固定收益外,投資者還可獲得與標的價格波動掛鉤的衍生收益。

  然而,一些中小銀行機構銷售的結構性存款並未與金融衍生產品等掛鉤,收益率僅有“非此即彼”的兩個檔位,產品說明中觸發低收益的事項均設定得十分苛刻,高收益事項則極易達成,這實際上是一種沒有實質性的結構性操作的“假結構性存款”,是一種“掛羊頭賣狗肉”變相高息攬儲的手段。“假結構性存款”產生的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在當前存款競爭激烈,資管新規明令禁止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一些銀行機構為了爭取更多的存款市場份額,不惜提高利率變相攬存。二是為了兌付即將到期的理財產品資金。過去有相當部分銀行機構搞理財資金池,期限錯配問題較為突出,為了保證理財資金的按期兌付,不得不通過“假結構性存款”來吸納更多的資金。

  “假結構性存款”存在錯誤宣傳問題,不僅誤導了投資人,讓一些投資人誤認為目前銀行仍舊存在保本保收益的“剛性兌付”理財產品,同時也提高了銀行的資金成本,並最終會轉嫁給實體經濟,加劇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為嚴重的是,它擾亂了正常的存款市場秩序,挑戰了監管法規的底線。因此,筆者認為,監管部門有必要結合當前整治金融市場亂象工作,對“假結構性存款”進行專項治理,使其回歸結構性存款的真正本質。

  一方面,監管部門要針對當前結構性存款存在的各種亂象,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對假借結構性存款之名變相提高利率攬存,以及規避資管新規,通過發行結構性存款來替代保本理財,打政策“擦邊球”的行為及時加以製止。

  另一方面,要盡快頒布針對結構性存款的具體監管辦法,設定開辦結構性存款業務門檻,明確銀行機構應具備的資格標準,依法規範結構性存款業務和市場競爭。對於結構性存款要通過政策在規模、結構、標的、資訊披露等多方面進行指引和規範,引導結構性存款業務回歸本質,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張琳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