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部分銀行結構性存款被監管叫停 保本承諾或存變數

  ⊙記者 張玉 ○編輯 陳羽

  伴隨監管部門壓降“保本理財”規模,結構性存款披著“保本”外衣呈現井噴之勢。

  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達8.8兆元,一季度新增1.84兆元。而2017年全年新增規模僅為1.8兆元。

  不過,爆發式增長的結構性存款亟待規範。“市面上一些結構性存款是一種假結構,是一種變相的提高存款利率、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方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日,一些小銀行跟風發行“結構性存款”,已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

  戒不掉的“保本”衝動

  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結構性存款成為原先部分保本理財資金的新去向。

  近期落地的資管新規明確要求,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意在打破“剛性兌付”。

  為滿足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在過渡期內,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壓縮不符合新規要求的產品和資產規模。

  在一家工商銀行網點,記者發現,該行已不再提供保本理財產品,取而代之的是保本結構性存款。在其宣傳板上,赫然寫著“結構性存款上浮66%至160%,守住穩穩的幸福”。

  “這就相當於存款,掛鉤了十年期國債,2.5%是絕對拿得到的。”該網點的理財經理向記者推薦了兩款熱賣理財產品,一款期限為356天,另一款期限為260天,均注明是保本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在央行的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屬於存款項下,被納入銀行資產負債表內。如今卻變身為銀行攬儲的重要工具,成為銀行理財經理的“新寵”。

  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資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為1.89兆元,較2月末增長逾2000億元;中小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近1.9兆元,較2月末增長逾1600億元。

  結構性存款真假難辨

  記者了解到,按照央行《存款統計分類及編碼標準(試行)》的相關規定,結構性存款是指金融機構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滬深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的業務產品。

  儘管掛鉤的衍生品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結構都是“存款+期權”,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存款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則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掛鉤。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結構性存款為真結構,即採用“存款+期權”,客戶通過讓渡部分利息收入來博取較高收益的可能。

  但是,記者走訪時發現了許多“李鬼”。“一是商業銀行將內部轉移價格提高,再讓利給客戶,本質上而言,客戶獲得了無風險的較高利息收益;二是通過假分層的固收產品,如設定一個100%會實現某固定利率的觸發條件,把原本存在風險和概率問題的收益穩定成固定收益。”業內人士分析,上述兩種均是違背了結構性存款的本質,是一種變相的違規套利行為。

  “保本”承諾或存變數

  事實上,雖然也有存款二字,但並不因此就意味著“保本”護身符加身。

  民生銀行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對記者表示,為規避資管新規可能造成的潛在衝擊,目前多家銀行通過發行結構性存款來替代保本理財,充實表記憶體款。結構性存款尚沒有被納入資管新規進行管理,但不排除以後發布專門針對結構性存款的規範性檔案,用來控制“假結構”存款的膨脹。

  其實,就算是“真結構”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其收益也會隨著所投資產的波動而發生變動。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說,這類產品設計初衷是為了保本,然而,金融機構發現了其能繞開監管,提供較好的獲利機會,所以投資標的越來越複雜。

  “即使是專業人士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理解其中門道,保本的目的逐漸喪失,變成了金融機構獲取高額利潤的遊戲。”王劍說,當市場情緒穩定、相關機構信用情況較好時相安無事,一遇市場逆轉風險就會暴露。

  業內人士建議,資管新規強調資訊披露,就是為了讓投資者去了解理財產品的投向,不要盲目迷信機構。建議投資者提升自身的理財水準和風險防範意識,逐漸適應未來波動的理財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