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藥走向世界 臨床療效是「硬核」

近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一則報導引起海內外媒體強勢關注:文章稱,新加坡中醫師楊永安用一劑中藥——藿香正氣液讓一位5年異位性皮炎患者一個月神奇康復的報導在網路掀起熱議,就像當年的裡約奧運會上,「飛魚」菲爾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讓世界了解到『中國印』。可以說,世界範圍的中醫藥熱已然形成。

近年,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中醫藥時有被唱衰的聲音。這些唱衰的雜音實際上是對傳統中醫藥的認識不足。事實上,中醫藥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球範圍內智慧傳承、創新性發展。

患者是最好的裁判

對患者而言,無論中醫西醫,能治得了病就是好醫。

《聯合早報》專題報導中提及的患者葉女士病變波及臉、頸、背、四肢等部位,眼不能睜、嘴不能張、手不能伸、頭不能搖,痛苦不堪,經過5年西醫治療未果,求助於中醫楊醫師。楊醫師根據葉女士病癥狀、體征等臨床資料,採用望聞問切的中醫辨證方式,結合中醫八綱辨證分析,了解到患者數年患病,正氣虧虛,加之不良飲食習慣及新加坡氣候潮濕諸多因素,導致患者脾胃受損、濕邪入侵,皮膚病纏綿難愈。西醫是沒辦法根本解決的,故採取中醫治病,當以散寒、去濕、扶正氣三結合,給患者處方藿香正氣液,內服加外用,所謂「正身體之正氣,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用藥後一星期,患者臉、頸部位紅腫消一大半,且恢復進食、可以睜大雙眼;治療一個月痊癒,一年未複發,這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太極藿香正氣液內服加外用的方法治療異位性皮炎等皮膚病,被認為是2018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又一典型事件。其實海外人士用中醫藥治病的案例遠非這一例。

早在1962年,印尼總統蘇加諾就用他眼中的「中國咖啡」(即中藥)治好腎結石;1990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採用中醫診療,三個月治癒肩周炎頑疾。他贊中國的中醫專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1993年,71歲的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在北京醫院查出患有攝護腺腫瘤,經過中醫中藥的悉心治療,身體漸漸康復,法國的一家周刊稱西哈努克是「被奇蹟治癒的人」......

儘管還有許多人對中醫有誤解,儘管中醫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療效就是中醫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療效是存在的根本

中醫藥能夠歷經風雨磨難延續至今,根本在於療效,這是幾千年來中醫得以生存延續的原因,也是中醫在國外逐漸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

中醫治病,關鍵治人,對人體疾病的認識是在整體觀念指導下,運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法,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這種整體調節的治療方式,如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益氣活血,滋補肝腎等,對治療病因複雜,多臟腑病患的慢性病具有明顯優勢。不僅可以防「未病」,還可治已病。 一方面真正實現了個體化診療,另一方面可以早期乾預,防止疾病演變,從而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的以人為本的醫療保健目標。

在西醫看來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中醫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傳奇,中醫藥獨特診療及用藥方式逐漸得到世界各國廣泛認可。如今以針灸為代表的中醫診療方式,成為世界上最廣泛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後遺症、三叉神經痛、面癱等疾病的替代醫學療法;以銀翹散+麻杏石甘湯的方法治療甲流、以青蒿素為代表治療瘧疾的中藥,得到了世界的廣泛承認。

2011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內科學年鑒》發表了中藥治療甲流的臨床研究,被認為是中醫藥研究走向世界進程中具有標誌性的重要事件。

中醫藥正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放眼全世界,全球有40億人是中醫藥的受益者。在日本,80%的日本醫師會給病人開具漢方葯(即中藥),超市藥店中賣得最火的莫過於漢方葯。

韓國,中醫師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之一,2000年其平均收入就位列韓國所有醫生榜首,超過西醫所有下屬分科醫生的收入。

美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接受過針灸治療。在英國,中醫診所已高達3000多家,僅倫敦就佔三分之一。平均每年都有150萬人接受中醫療法。比起抗生素橫行的西醫,他們更推崇以自然療效著稱的東方醫術。

德國,每年接受中醫治療人數超過200萬,佔全德國醫生總數的16.7%。中德1991年合建的第一所中醫院,剛開放就受到熱捧——僅預約掛號就需等半年之久,在對醫藥使用最謹慎的德國,卻擁有一大批中醫中藥的忠實「粉絲」。

緊隨一帶一路,中醫藥已得到海外多個國家和國民的高度認同,已經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已有86個國家和中國簽訂了中醫藥相關合作協議。中醫已先後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新加坡、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認。這說明,世界人民需要中醫藥的服務,中醫藥需要世界的廣闊舞台,中醫藥服務與貿易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不是中醫藥要走向世界,是世界需要中醫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先生表示,如今,糖尿病併發症、老年癡呆症、中風、冠心病、腫瘤等疾病對全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西醫尚缺乏有效或理想的治療辦法,如何通過中西醫結合和科學技術,發掘傳統中醫藥的巨大潛力,是醫學界今後努力的重要方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