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私募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禁令”解除

  私募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禁令”解除了。

  昨日下午,期貨日報記者從多家風險管理公司了解到,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自7月18日起恢復私募主體及私募產品開戶,將嚴格按照投資者適當性執行,權益類業務將參照券商方面的新規執行。

  海通資源總經理何相生向記者表示,此次恢復私募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有助於促進風險管理公司行業乃至期貨行業更好發展。

  “一方面,商品類場外期權是一種風險對衝工具,私募在做產品設計或投資時,有對衝風險的需求。如果將這個風險對衝管道關閉,私募只能到場內市場對衝風險,不利於其風險管理。”何相生說,另一方面,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業務剛剛發展起來,恢復私募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對風險管理公司的業務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

  何相生進一步表示,期貨專業性較強,一些企業和機構缺乏專業操作能力,但又有對衝風險需要,和風險管理公司開展業務合作,或者直接購買場外期權產品,可以達到套保和對衝風險的目的。從這個角度看,恢復私募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有助於期貨行業更大範圍服務實體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參與風險管理公司的權益類場外業務將參照券商的標準執行。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前風險管理公司場外業務的準入門檻相對券商低一些,現在門檻提高了,相關機構參與權益類場外業務會更願意選擇券商,“因為券商在資金實力等方面整體優於風險管理公司,這是在鼓勵風險管理公司專注於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權益類場外業務應由更專業的人來做”。

  “恢復私募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對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有推動作用,但不大。”有行業人士表示,風險管理公司的客戶群體主要是生產商和貿易商,也有私募客戶,但不多。私募機構主要參與的是個股期權,只有少部分參與商品類場外期權。

責任編輯:吳化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