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回復“嗯”被批評,混微信圈子需要怎樣的社交禮儀?

文 |從易

共情,意味著我們得懂得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復方法,也不是說回復“嗯嗯”才是標準答案,回復“嗯”就意味著不禮貌。

“知道”跟你談談,混微信圈子需要怎樣的社交禮儀?

最近,圍繞著怎麽回復微信這一問題,互聯網上引發了好幾波討論。

先是有人在網上曬出了自己與老闆的一段對話。老闆:“明天什麽行程安排?”員工:“明天去市場。”老闆:“都安排好了嗎?”員工:“嗯。”就是員工的這個“嗯”,遭到了老闆的批評:“和領導和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儀,有可能你的一個細節就會失去一張訂單或者一個客戶。”老闆的批評讓這名網友覺得有些委屈,於是打算辭職走人。

接著是長沙某酒吧品牌部組長在群裡通知事情,一員工回復了個“OK”手勢,結果被批“不懂規矩”,隨後該領導在群裡通知這名員工:“一會兒自己去找人事辦理離職手續。”

這兩則新聞在網上存在兩種明顯不同的聲音,反映出了網友對微信社交禮儀的重視:我們該遵循怎樣的微信禮儀,才能避免誤會的出現?

微信為什麽需要特別的禮儀

有網友很困惑:如果是在面對面的交往中,如果別人問你,你回答“嗯”,並不會給人不禮貌的感覺,怎麽一到微信上,就變成不禮貌了?

這在根本上是因為,面對面社交與微信社交的禮儀是不同的。這是由虛擬社交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懂得用智能手機上網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微信用戶。作為社交軟體,微信的首要功能是實名社交。當身邊的朋友都是微信用戶時,我們自然而然地進駐到了彼此的微信通訊錄裡。甚至是陌生人第一次見面,也是拿出手機掃一掃,先加個微信。不誇張地說,微信已經複製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社會關係網絡。

微信的便捷以及人們對微信的依賴,使得線下實際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都大大減少,微信聊天就可以解決的事,就不用特意面對面或者打電話了。只是微信上的社交與面對面的社交又有所不同。微信社交是虛擬的,如果是文字交流的話,我們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並且交流也不是即時性的——可能你發個消息,對方半個小時才回復。

面對面社交,你所獲得的對方的一切情緒反饋,都是直觀的、即時的;但微信社交不同,文字/表情,都是模糊的、有歧義的、延遲的,它有著更多的推敲和解讀空間,也就可能帶來更多的“誤會”。就如同你回復“嗯”,在真實社交中配合上你的表情、語氣,很可能是非常禮貌、溫和的,但在微信上面,“嗯”就是單獨的一個字,它沒有表情和聲音的配合,就可能讓一部分人感覺到“乾癟冷漠”。你是無心的,但對方可能是有意的。

再則,代際之間的文化隔閡在虛擬社交中會被放大,因為微信本質上是年輕化的事物。就比如筆者在跟長輩交流時,長輩很喜歡發“呵呵”,但時下在年輕人語境裡,“呵呵”代表的其實是冷笑。再比如在年輕人這裡,微信裡的表情可能意味著“冷笑”“無語”“無奈”,但老一輩常常把它當成為微笑使用。

共情是禮儀的核心

那麽,微信需要哪些社交禮儀?社交禮儀的核心準則又是什麽?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提到:要想維護好人際關係,就要掌握與別人共情的能力。而什麽是共情?共情的概念來源於美學,羅伯特·維斯徹最初使用“Einfulung”一詞來表示人們將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主動投射到真實事物上的一種現象。1909年,鐵欽納把這一概念引入心理學領域,他使用“Empathy”取代了“Einfuhlung”,並將共情的含義界定為:個體想象自己處於他人所處的情景之中,並重建他人的主觀感覺體驗。近些年,隨著教育學、心理學等領域對共情研究的興起,對共情的理解也在加深。

就像有學者概括總結的:共情不僅包括能夠及時識別他人的情緒(包括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的能力,還包括能夠理解他人產生這種情緒的合理性,並在特定情境中與自己的相似經歷相重合,以佐證他人產生該情緒的合理性。要求個體理解並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這是共情定義的基本要素。共情是以關注他人感受為導向,減少自我關注,共情可以促進個體理解並幫助他人,增加親社會行為並減少攻擊行為的產生。

微信社交禮儀的核心要義,也在於共情——能夠感受對方的情緒,理解這一情緒的合理性,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以讓對方舒服的方式交流。

從共情出發,我們再回到開篇的第一則新聞。無論老闆和員工,恰恰都欠缺了“共情”。有網友留言說的:“如果對方給我回‘嗯’,我基本不會再回下一句,話不投機半句多。”員工因為缺乏共情,忽略了這部分人的心理感受。而老闆適時提醒員工是對的,可老闆恰恰也缺乏共情,他不是以比較溫和委婉的方式提出來(畢竟員工也非主觀故意),相反語氣直接冷漠,讓員工感到“委屈”,甚至萌生辭職的想法。

一些應該共同遵循的禮儀

當然,這也不是說回復“嗯嗯”才是標準答案,回復“嗯”就意味著不禮貌。共情,也意味著我們得懂得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復方法。

以筆者的一個小經歷為例。因為工作原因結識了很多編輯,有些編輯對於“小編”這個稱呼非常在意,認為“小編”是自謙的叫法,別人這麽喊自己就顯得不禮貌、看輕了編輯這一職業。但有些人稱呼“小編”時並無惡意,甚至可能是帶著一點善意和親昵色彩的,就像我們喊孩子為“小朋友”一樣,喊編輯“小編”似乎與編輯的心理距離也更近了一些。因此,筆者對於比較疏遠、排斥“小編”稱號的編輯都是稱呼“編輯”,反倒玩得好、知根知底的編輯會叫一聲“小編”。

雖然在一些具體的回復上沒有固定答案,但微信社交有一些禮儀卻需要每個人共同遵守。

微信便捷了生活,但它的一個負面後果是,讓很多人工作和生活不分。以前下班之後就是屬於自己的閑暇時間,但現在不同了,微信裡有領導、有同事、有同事群,他們隨時隨地可能找你,你也必須隨時隨地待命。微信讓工作的溝通效率降低,以前或許一個三分鐘電話可以說清楚的事情,可當我們習慣於通過微信來溝通時,你一言我一語,包括等待回復的時間差,便需要數倍的時間才能說清楚……

所有這些情況的存在,就要求我們在用微信溝通時盡量做到以下幾點:看到消息,方便的話即時回復;溝通直接一點,不要“在嗎”問個不停,各種有的沒的繞來繞去;下班時間微信打擾他人時,請簡明扼要盡量在一條微信內說清前因後果;如果非得使用語音,盡量利用長語言說清,不要分個好幾段發語言一股腦發過來;如果要打語音電話,最好事先知會並經過同意……

最後一點是,溝通時不妨多用“哈”“呢”等語氣助詞或疊詞。比如“嗯”跟“嗯嗯”、“好的”跟“好的哈”等的意思雖然一樣,但給人的感覺卻不一樣。多打一個字微信又不收費,如果你擔心對方產生歧義或有誤會,那還是使用後者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