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大視角看汽修門市,老闆:我太難了!

前言

如果重新建立一個新模式,直接用工人和場地,把店主原有的利潤拿出來,分給工人、分給房東、分給消費者,可行嗎?

作者 | 瘋人安

出處 | AC汽車

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汽車後市場火爆的今天,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在汽服門市上。電商平台立完標準後忙著篩選優質店鋪;互聯網創業公司忙著賦能店鋪;品牌廠家也在借投資之名拉攏店鋪。

被行業細分後的門市,一邊面對逐漸降低的利潤,一邊又應對來自各方的誘惑,店主腦子要是不夠靈活,已然跟不上市場的變化。總有一種已經被套上重重枷鎖的感覺,舉步維艱……

不同視角下的汽服門市

1、電商平台眼中的汽服門市

O2O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線下服務體驗才是用戶滿意的關鍵,所以各大平台對汽服門市的合作都有一套自己嚴格的篩選體系。標準挺高、要求挺多,但是以目前門市的能力,完全能達標的沒有幾家。

所以在線消費的用戶,以購買機油為例,80%以上的用戶還是找自己熟悉的門市更換,即便平台半價或免費,用戶仍自己花錢找店,這是為什麽呢?

2、品牌商眼中的汽服門市

原來品牌商的商業模式隻到經銷商層面,隨著市場的變化,品牌商的手越來越長,所以對門市也格外關注起來。給門頭店招投資、給設備系統投資、給培訓銷售技巧、又給培訓施工服務流程,店主倒是希望門市發展,就是鬧的員工都挺累。想法挺美好,任重而道遠。

3、經銷商眼中的汽服門市

手裡有多少門市,就意味著一年能賺多少錢。可是門市客戶規模和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溝通管理起來也很費力。對於經銷商來說,如今貿易的門檻被抬高,再也不是簡單報價就能賣貨的時代。所以優質門市各大品牌經銷商之間也在搶奪,除了拚支持,還要拚與門市的客情關係,門市的地位真的越來越重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光靠關係也玩不轉了,誰給的實惠多,就跟著誰走。

4、消費者眼中的汽服門市

消費者眼裡的門市沒那麽複雜,就以下兩個層面:

1)品牌力方面:加盟連鎖感覺比獨立單店要更加專業,店多勢力強就值得信賴;這也可以理解,在標準化還不完善的今天,消費者能看到的也就是面上的東西。

2)按服務項目:4S店,專業修理廠,社區快修快保店,專業汽車美容店,洗美店。不難看出,這幾類門市都和車主的需求息息相關。

5、門市自己看自己:關注的人太多,外部壓力很大,店主要是沒點智商真乾不了門市

現在經營門市的門檻不低,對店主的要求太高,得懂經營管理、懂業務、懂行銷、懂技術,還得應對城管、消防、工商、稅務、派出所、交警隊,還要應對廠家、經銷商、電商平台……用現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我太難了!

1)客單利潤降低,收費標準越來越透明,一年比一年高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

2)進廠量爭奪競爭激烈,這屬於行銷環節,在服務同質化的基礎上拚的是行銷能力,如果服務還較差的話,那生存空間就不敢說會什麽樣了。

站在人性角度考慮一下,如果店主能力這麽強,還用依靠後市場謀生麽?

觀點

店主如果不在改變思維上努力,最終的結果仍是出局。

在汽服生態中,原本只需要門市輸出技術服務和施工場地等能力,可是現在的業務模式卻搞得那麽複雜,整個行業幾乎把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門市身上,對門市要求太多違背自然規律,看似眾星捧月,實則危機四伏。

無論和京東還是新康眾談汽車後市場,大家都對門市寄予厚望。培訓可以使其提高,認證可以為其賦能。但考慮過時間成本嗎?培訓多久?培訓多少人?等多長時間能等到門市成長為理想的樣子?

看途虎一路走來,之前廣泛與門市合作服務,最後經不起消費者的挑戰,自己也受不了不可控的服務流程,所以由合作店向工場店轉。速度依舊很慢,達不到互聯網速度。

有人曾經為汽車後市場找借口,說從業人員大多學歷低,成長需要時間……可是快遞行業學歷也很低,為什麽人家可以?在筆者看來,還是這個行業頂層設計的邏輯不夠精準,業務邏輯通,但人性不通。

下面筆者代表基層技術工人說幾句話:

1、技術工人的薪水由什麽決定?技術工人的收入水準很低,對比送餐外賣小哥、對比快遞小哥、對比專車或快車司機賺的就是少。這是哪裡出了問題?

首先,行業做局者在商業模式設計的時候,沒有在意基層工人的收入;其次,都是一樣付出辛苦,賺錢的行業自然把人吸引過去了,你看現在的技術工人好招嗎?再次,汽車後市場的技術工人是藍領,但是行業並沒有給技術工人一個值得信賴的未來,沒有保障;最後,個人武斷觀點,基層技術工人賺不到錢,汽車後市場就走不好。

2、培訓對於門市並不管用,當培訓達到一定效果的時候,也就是員工跳槽的時候。

3、對門市投資風險很大,明天店一黃,投資全泡湯。

所以在現有模式下跑得越努力,受傷就越深,還不如冷靜下來謀劃新思維。

共享車間+技師

共享概念在國內已經不是新鮮事兒,若是應用在汽車後市場會是什麽場景?

首先我們說汽車服務離不開門店,根據現在IT技術及物流配送的發展程度,門市真正輸出的功能僅是施工場地和技術工人的服務。如果重新建立一個新模式,直接用工人和場地,把店主原有的利潤拿出來,分給工人、分給房東、分給消費者,會不會有一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覺。

如果你覺得這觀點還挺有趣,那接下來一起分析分析,這樣的模式解決哪些痛點,看怎麽能走通。

1、解決哪些痛點

1)行業資源優化配置:技術工人越來越少,家家都缺人;

2)降低成本:單個人工成本不低,但是支付人工費用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有單才產生費用;

3)人性模式:員工追求自由,不想被限制,或者想自己做老闆;讓技術工人賺到錢,自然得到支持擁護;近幾年有個網絡流行詞叫“斜杠青年”,我們也為技術工人搭建一個可以實現做斜杠青年的平台,只要青年肯努力,多付出勞動就能多賺錢。

平台給技術工人一輛20萬以上的車,從此青年賺錢養家之路便開始了。有人問,一輛車能做什麽?筆者說至少能乾三種活:

預約汽車服務,並且還可以道路救援,這是主業,所以要設計好;

xx專車,接單系統打通,沒汽車服務的活還可以接送乘客;

xx快遞,同樣打通接單系統,沒有汽車服務、沒有乘客,至少還能跑腿。

不管這個平台是誰做的,能為技術工人提供這樣的機會,那也算是滿足人性的商機吧。

2、業務邏輯

1)本著離用戶最近的原則,在社區附近尋找施工場地,滿足日常養車剛需作業項目即可;

2)準備一套O2O系統,滿足訂單、支付、預約的功能,現如今也不是難事;

3)施工場地一套智能硬體,車牌識別、VIN碼掃碼、智能門禁、紅外線工具管理、插卡取水電等,技術上也不是難事;

4)產品配送:現在物流快遞發達,只要不是偏遠地區,1-2天都能到貨;偏遠地區4-5天也到了;或者可以在施工場地配備24小時自助販賣機,售賣易損件;

5)技術工人:最核心的就在這,人是最難管理的,但是在滿足人性的前提下,有更多的錢賺,對技術工人要求嚴格一些也並不是難事。

3、盈利分析

以現有的門市服務能力和市場環境,強行提高收費標準不太現實。門市的服務沒法提高,技術工人的收入沒法提高,最終陷入僵局的是所有從業者。我們分析一下利潤,以最終成交450元的換油保養來舉例,看看每一個環節分走了多少,如果分掉店主的利潤是否夠滿足其余角色的胃口。

由於某些原因,不便扣的太細,僅供參考。

總結

看到這,作者的觀點已經明確,門市未來會經歷化整為零的變革。或許您會有不同想法,或許會有更多意見,新思維從來不會限制任何人,歡迎交流。

變革期中最怕的是不變,現有的商業模式已成定勢,如果你還在努力中,不妨停下腳步休息一下,看看藍天白雲,感受一下這秋高氣爽,之後,或許別有一番收獲。

本文由專欄作者特約供稿,文章觀點不代表AC汽車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