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人無法忍受的痛到底是多痛?癌症骨轉移治療指南來了—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腫瘤發生骨轉移是否就意味著對患者宣判進入「終末期」了呢?

約80%-90%的患者死於腫瘤併發症,而非腫瘤本身。骨轉移是惡性腫瘤常見併發症之一,平均每5個患者中就會有1個發生骨轉移,且多為多發性骨轉移。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腫瘤骨轉移對患者威脅很大,不管在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會產生很大的打擊。

骨轉移的主要癥狀

最早出現的癥狀是疼痛,疼痛可以是鈍性痛或間接性疼痛,常見表現是骨痛,疼痛程度隨著時間逐漸加重,夜間疼痛為主。

腫瘤骨轉移可導致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症,脊髓壓迫等併發症。

有些患者受輕微外力作用就會發生轉移部位骨折(病理性骨折),若出現脊柱轉移,還可能會破壞脊髓、神經,嚴重的可能導致截癱。

哪些癌症易發生骨轉移?

惡性腫瘤骨轉移是晚期腫瘤的常見併發症,幾乎所有惡性腫瘤均可發生骨轉移。常見於乳腺癌、肺癌、攝護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等。

  • 肺癌:32.2%

  • 乳腺癌:24.2%

  • 不明原因:9.9%

  • 鼻咽癌:5.2%

  • 結直腸癌:4.3%

  • 胃癌:3.9%

如何判斷骨轉移?

是不是真的發生腫瘤骨轉移?疼痛並不是評價診斷「金標準」。

如果發現疼痛,要儘快到醫院去做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及全身骨掃描;臨床上,將PET/CT和CT檢查二者進行組合檢查,能夠較早發現轉移病灶。

對僅存在於骨髓腔內的早期轉移灶MRI有很高的靈敏度,能準確顯示侵犯部位、範圍及周圍軟組織情況,並可以多平面成像,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有助於探尋其他較易行穿刺活檢部位的轉移灶。

早期骨轉移:

  • MRI敏感性:100%

  • CT敏感性:62.9%

  • X線敏感性:48.1%

骨轉移的預後

骨轉移的出現並不是「宣判」為腫瘤終末期。對易發生骨轉移的惡性腫瘤,應定期進行檢查、篩選,及時評估病情,採取有效以及最合適患者的治療方式。

骨轉移的預後與腫瘤的性質、大小、發生部位、惡性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情況等密切關係。腎癌、甲狀腺癌以及骨轉移發展較為緩慢,積極治療後病理性骨折能自愈。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而肝癌、肺癌及其骨轉移發展較快。分化較好的腫瘤預後較好,分化差的腫瘤預後亦差。

大量研究及臨床試驗證明,惡性腫瘤骨轉移後還會有很長的生存時間,但是由於傳統觀念多為消極等待。在患者發生骨轉移後,骨折、截癱等併發症中煎熬直至生命終結,這種做法既無奈,也是對患者的殘忍。

不管是什麼腫瘤,一旦發現骨轉移,一定要及時診治,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針對單發或局限的骨轉移瘤,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效果更佳。等待,觀望,錯失最佳治療期或者形成多處轉移後,將喪失最佳手術時機。


骨轉移的治療指南放射治療

目的:一是控制疼痛;二是減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險。

放射治療後,照射部位局部止痛有效率約88%,其中疼痛完全緩解率59%,部分緩解及輕度緩解率29%。

脊椎、股骨等負重部分骨轉移並發病理性、壓縮性骨折的危險約30%,脊椎骨轉移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脊髓壓迫及截癱,患者一旦出現該並發病,其生存質量明顯降低,生存時間明顯縮短。及時對負重部位骨轉移灶進行姑息性放射治療,可減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險。

大多數骨轉移患者,即使是晚期癌症患者,都可以耐受局部姑息性放射治療。

骨轉移單次照射技術已取得較肯定的療效,該方法尤其適於活動及搬動困難的晚期癌症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放射治療止痛顯效需要一定的時間。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因此,對於在放射治療明顯顯效前(約3個月內)的患者及放射治療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患者,仍然需要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藥。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

骨的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是將親骨性強,能發射β射線且半衰期適宜的放射線物質注入體內,使骨轉移部位出現高度選擇性的放射性核素濃聚,利用該核素不斷發射的β射線對轉移灶進行照射,達到止痛和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有89Sr(鍶)、SmEDTMP(釤乙二胺四甲撐磷酸)、Re-HEDP(錸-羥基亞乙基二磷酸鹽)、P(磷)等。

SmEDTMP對骨轉移癌患者姑息治療鎮痛效果明顯,而且對部分患者有消退腫瘤的作用。

89Sr在骨轉移癌的攝取量是正常骨的2-25倍。89Sr的物理半衰期長,至少可滯留在轉移灶內100d,因而極大部分的異塵餘生效應在此期間達到,所以療效較好.。

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包括骨損傷部位固定術、病變骨置換術和受壓神經松解術。

固定術用於治療已發生病理性骨折的患者,也用於預防性治療某些有病理性骨折危險的骨轉移患者。尤其是負重部位骨轉移的患者。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應考慮行預防性固定治療術的患者包括:股骨病灶直徑大於2.5cm;股骨頸骨轉移;骨皮質受破壞超過50%。

介入治療

骨水泥是經皮椎體成形術的一種衍生技術,比較適用於承重骨溶性轉移及非承重骨伴有疼痛的轉移瘤。

在轉移的骨腫瘤中注入骨水泥,起支撐作用,並具有控制疼痛及遏製腫瘤的作用,特別是對椎體骨,可防止腫瘤骨破壞後對脊髓及神經根的壓迫。國內報告總有效率達90%以上。


骨轉針雙磷酸鹽
  • 第一代:氯屈膦酸鹽

  • 第二代: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伊班膦酸鹽

  • 第三代:唑來膦酸

通常是直接靜脈滴注,21-28天是一個周期,目前是很完善的一種藥物治療骨轉移的技術,所以大家不要擔心骨轉針使用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都是人體可以耐受的。

口服藥物

■ 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款對肺癌骨轉有效的靶向葯,但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上市。

卡博替尼是具有三個靶點的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葯,主要以C-met和VEGFR為靶點,抑製腫瘤的轉移和血管生成;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也有效作用於Ret、Kit、FLT1、FLT3、FLT4、Tie2和AXL,微弱抑製RON和PDGFR-β,對骨轉患者效果最好!

■ 地諾單抗

地諾單抗(Denosumab,又稱AMC-162)是一種有獨特作用機制的骨吸收抑製劑,其特異性靶向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抑製破骨細胞活化和發展,減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有部分覓友也把它用來輔助治療骨轉移。

在治療骨轉移的時候,應該先對原發灶進行治療,再聯合轉移灶。

保護骨的飲食原則保證鈣的攝入

成年人的推薦鈣攝入量是每天 800 毫克,50 歲以上要增加到每天 1000 毫克。我國居民膳食中的鈣攝入量平均在 400 毫克左右,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補 400-600 毫克鈣是合適的。

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

一般成年人每天 200 IU,60 歲以上老年人推薦 400-800 IU。

適當吃一些動物的肝、蛋黃、海魚、蘑菇等,添加了維生素 D 的牛奶、豆漿等也不錯。別忘了從日光中獲得維生素 D——每天至少戶外活動半小時。百度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發生維生素 D 不足或缺乏時,需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 D 製劑。

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奶製品、魚類和肉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同時常吃大豆及豆製品也是好選擇。當然,也不要忘了低鹽飲食和戒煙戒酒。不止是吃鈣片,在飲食上,要適當吃些魚類、禽畜肉和蛋類,每天喝上 300 毫升牛奶也是很推薦的。

表 不同癌症轉移的常見部位

抗癌管家是專門幫助廣大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前沿抗癌資訊的互助平台,現已開通家屬及患者交流群,歡迎大家搜索抗癌管家,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祝願每個患者和家屬都健康平安。抗癌管家-你身邊的抗癌專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