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跳動”的匯率,幾家歡樂幾家愁

“匯率短期內的貶值,也能穩定我們做大出口的激情。”面對今年以來“跳動”的匯率,黃鈴對未來充滿了謹慎樂觀。

黃鈴是深圳一家跨境電商企業的高管,主營業務是出口貿易。8月27日,她對第一財經記者稱,6月份以來的兩個月,人民幣貶值對其所在公司的銷售、利潤的“刺激”已經有所體現,公司的訂單、實際銷售額都開始增加。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2018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雙向波動,出口企業激情“燃燒”,一些進口企業或進行了外幣融資的企業,感受到的卻是“寒意”。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部分企業出現了高達數億元的匯兌損失,給利潤帶來不小壓力。

匯率波動還傳導到了金融領域。負有外債的部分企業,隨著美元匯率的攀升,在利潤受到影響的同時,需要使用更多的人民幣才能償還同等的外幣債務,償債成本抬升,財務成本隨之增加。

面對美元升值的壓力,不少企業開始制定鎖匯方案。數據顯示,2018年1月~7月,銀行代客累計遠期合約數同比增長了120%,但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情況下,對衝操作難度加大,難以規避遠期風險,加上購匯價格進一步提升,企業心態彷徨。

進出口企業的冰火兩重天

“單純從匯率角度看,匯率差就是公司的新增利潤太空,即便銷售沒有增加,人民幣小幅下跌,也能促進公司利潤增加,”黃鈴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人民幣匯率一定幅度的下跌,對於出口企業來說是有好處的,如果銷售額也能增加,利潤增長會更為可觀。

2018年5月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人民幣匯率隨之貶值。從5月中旬開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跌,從原來的1:6.3256,下跌至8月15日的1:6.9348,期間累計跌幅接近10%。此後,陸續回升,截至8月28日,美元對人民幣升至1:6.8144左右。

黃鈴公司的情況並非個例。人民幣匯率一定幅度的波動給出口企業利潤帶來的改善,已經在部分上市公司中報中得到體現。因為匯兌損益增加,部分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顯著改觀。

可立克(002782.SZ)半年報披露,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34%,但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卻同比增長了83.49%、104.74%,遠超預期。在此前的一季報中,該公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將同比增長-10%~40%。

對此,可立克在半年報中解釋稱,利潤增長超出預期的原因之一就是報告期內美元匯率變動較大,致使匯兌損失大幅度減少,財務費用降低。2018年上半年,可立克出口金額為3.29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為61.65%。

孚日股份(002083.SZ)的情況也與之類似。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7%,淨利潤同比下降-20.75%。但在此前的業績快報中,該公司曾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將下降20%~30%。最終的現實情況略好於預計的形勢。

孚日股份淨利潤同比下降也與匯兌損失有關。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出口佔比為58.29%,銷售額為2.34億美元。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2018年上半年的同期匯率比較差額約為-0.52元/美元,僅此一項該公司就損失上億元。該公司人士稱,匯兌損失對利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2018年前4個月,此後匯率下跌,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不過,並非所有企業都如此幸運。在最近這一波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中,部分企業出現了較大的匯兌損失。

例如,持有外幣較多的萬科,就出現了較大損失。萬科A(000002.SZ)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特別是第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港幣貶值,導致萬科出現了8.78億元的匯兌損失,而在去年同期,萬科通過匯兌獲益1.29億元。

歐菲科技(002456.SZ)上半年的匯兌損失也超過3億元。半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歐菲科技財務費用為5.54億元,同比增加343.07%,主要是匯率波動影響及借款利息增加所致。上半年,該公司僅匯兌損益就達到3.25億元,而上年同期只有825萬元。

“對出口企業來說,出口產品價格相對下降,產品市場競爭力就會有所提升,盈利也肯定會提高。”華南某股份製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對進口企業而言,人民幣貶值則會使其採購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力也將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減弱,進而影響其引進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及工藝技術,完成自身生產效率、產品更新的決策。

“結合走訪客戶和與合作客戶交流的情況,本輪人民幣大幅波動對進口企業來說影響較大。”華東某股份製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在進口企業方面,隨著匯率持續攀升,導致塑料、原油、貴金屬、農產品等行業的進口成本增加。

償債壓力上升

無疑,人民幣匯率波動會使以進口為主或產品原材料需要進口,並持有外幣負債的企業承受更大的壓力和風險。

“對經營進口業務、此前又融入了大量美元的企業來說,如果人民幣貶值,不但會帶來日常經營中的匯兌損失,還會導致債務成本上升,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幣償還同等的美元債務。”寰盈國際戰略發展總監趙璞稱,這將導致企業經營、負債等多重成本抬升。

A股某上市公司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由於產品需要進口原材料,這家公司僅匯兌損失就超過1.1億元,而上年同期約為8800萬元。在此情況下,該公司上半年的財務費用同比大幅增加了37.52% 。

同時,這家公司還有一定數量的外幣負債,且以美元為主。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該公司美元負債共計為15.7億美元,其中包括長期借款約1億美元、短期借款9.7億美元,另有應付票據4.9億美元。而在同期,其美元貨幣資金、應收票據約為5.5億美元。

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該公司的人士處得知,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帶來的外債還本、付息成本上升,對其影響不大,已形成的匯兌損失主要是採購原材料造成的。而匯率波動影響之所以不大,主要是因為該公司外債規模、佔比都比較小。

“如果外幣負債較多,匯率對企業的影響也不能小視,”華南某股份製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這些企業融入美元等外幣,需要按期付息、償還本金,而人民幣貶值後,將會導致外幣負債的還本、付息成本上升,從而影響企業利潤。

受到匯率波動影響的,不僅僅是以人民幣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進口企業。一些業務主要在中國境內,但進行了較大規模外幣融資的企業同樣受到衝擊。業內人士稱,外幣融資規模較大的房地產企業受到的影響會更大,從而面臨一定財務壓力。

2017年以來,內地房企通過發行美元債券等方式,大量進行外幣融資。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資企業在境外發行債券規模達1178億美元,同比飆升123%,而房企境外融資合計就達到388.6億美元,同比增加176%。2018年上半年,房企海外債券發行規模就已超過320億美元。

以財務向來穩健的萬科為例,財報數據顯示,2013年3月以來,萬科共發行了18隻債券,其中10只在境外發行,除了2013年3月發行的一隻5年期的美元債已在2018年3月到期外,目前尚在存續期的美元債共有6隻,金額合計38.41億美元。此外,萬科還有存續的港元債3隻,金額合計36.5億港元。

在2018年的半年報中,萬科就表示,假定港幣與美元繼續維持聯繫匯率,預計如果人民幣對美元/港幣在2017年12月31日的基準上貶值1%,則該公司的淨利潤將減少約2.0027億元人民幣;若在2017年12月31日的基準上對英鎊貶值1%,則其淨利潤將減少約617萬元人民幣。

“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對於在境外大量融資的企業來說,償債時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大幅上漲,這會加劇企業資金緊張。”某股份製銀行離岸業務部門人士稱,在此情況下,就會產生財務壓力,進而削弱企業償債能力。

對於持有大量現金,外幣融資成本也低,而且銷售強勁的萬科來說,匯率波動雖對利潤長生影響,但卻無礙於償債能力,但卻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做到這一點。

“企業償還外債時,需要使用更多的人民幣,才能償還同等的外幣債務,等於形成了人民幣資金佔用,減少了企業的實際可用資金。”他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的經營、資金狀況沒有改善,企業的資金必然會變得緊張。

而這還不是全部的風險。上述股份製銀行離岸業務部門人士認為,對於外債較多的企業來說,如果償債時又遇上政策變化,對外匯流動形成影響,還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影響其信用評級,進而導致負債、融資成本上升,造成更大的財務、償債壓力。目前,企業貿易或外幣融資行為已經變得更為謹慎。

不過,上述華南股份製銀行人士則稱:“不能說完全沒有這個風險,但由於可以預先對衝,風險也不會很大。” 他認為,具體的風險情況要看不同企業的杠杆和現金流狀況,總體來看,個別杠杆較高的房企,以及一些進口型的中小企業,可能會出現風險。

企業套期保值對衝風險

面對美元升值壓力,不少企業開始制定鎖匯方案,力爭降低匯兌損失。

雙匯發展(000895.SZ)8月22日的公告稱,經董事會批準,將在相關權限內,開展投資理財及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其中外匯衍生品投資範圍包括外匯遠期、期貨、期權、掉、互換等業務,金額為任意時點累計折合不超過等值3億美元。

就在此前,萬科A也公告稱,為規避外匯市場風險,防範匯率波動的不良影響,控制財務費用波動,並降低海外平台未來償債風險,其海外平台擬開展遠期結匯、購匯、貨幣掉期、外匯期權等衍生品的套期保值。

“涉及進出口業務,或外債較多的企業,都會套保來規避風險,尤其是有外幣貸款的企業,套保能提前鎖定、對衝風險。”上述上述股份製銀行離岸業務部門人士說,外幣借款較多的企業要在固定期限中償還固定金額的債務,風險基本可以預見,套保更易於操作。

實際上,通過套期保值來對衝匯率波動風險是企業避險的普遍做法。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1月~7月,銀行代客累計遠期合約簽約22181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同期增長120%。同期,銀行代客累計遠期結匯簽約9777億元人民幣,累計遠期售匯簽約12404億元人民幣,遠期售匯合約大於遠期結匯合約,說明當前進口類的企業避險需求大於出口類企業。

“從近期市場情況來看,進口企業受匯率波動的影響更大,最直觀的表現是購匯價格顯著上升。”上述華東股份製銀行人士說,從實際避險需求來看,人民幣匯率下跌導致進口企業的避險需求更大。

不過,並非所有涉及進出口的企業都進行了對衝。華東某出口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該公司目前並未進行套保操作,原因是對衝難度較大,從匯率預測來看,只能進行兩三個月、半年期限的對衝。而長期的匯率走勢,中小企業很難預測,也難以完全規避風險。

不僅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同樣如此。上述上市公司人士也稱,一季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下行,人民幣升值產生積極影響,二季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震蕩上行,美元負債產生匯兌損失,三季度人民幣匯率走勢不明,該公司目前沒有進行對衝操作,由於新項目投產後需要從海外採購原材料,短期美元借款規模會進一步擴大,下一步將根據巨集觀經濟、遠期匯率情況,與銀行簽訂遠期購匯合約,用於減少美元負債匯率波動的風險。

“企業各種心態交雜,觀望情緒較重。”上述華東股份行人士則稱,進口企業更加擔心人民幣匯率下跌,但近期售匯風險準備金政策頒布後,企業購匯價格進一步提升,企業遠期購匯操作有所減少;而出口企業,一方面樂於接受目前較高的即期結匯價格,但也十分擔心新訂單匯率價格過高,擔心後續匯率波動會帶來一定風險。

而對發行了美元債的的企業來說,則還面臨其他問題。上述華南股份製銀行人士稱,美元債等外債期限較長,一般都是三年以上,即便有對衝需要,也沒有合適的對衝品種。此外,正是由於期限較長,如果操作方向失誤,反而會產生更大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