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節術後疼痛,如何快速康復?

我父親今年71 歲,三年前在本地醫院做過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由於父親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手術後疼痛持續伴隨了他半年多,康復十分緩慢,今年他的右膝關節由於疼痛也需要手術,請問是否有快速康復的微創治療方案?

答:關節置換術是一種可以讓者術後獲得「無痛、屈伸良好」的髖膝關節功能,不過,要讓患者達到快康復,避免手術後的疼痛以及併發症,制定治療方案很重要。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科主任劉寧表示,目前對術後快速康復是存在著誤區:使用微創技術就是快速復康,其實手術僅僅是快速康復組成的一小部分。快速康復的核心內容是指盡最大努力減少患者圍手術期(手術前中後)的併發症,多科室協同合作最大限度地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患者最佳的關節功能。

那麼,術後快速康復如何實現?

「術後快速康復主要圍繞減少患者圍手術期併發症和儘快地恢復患者最大關節功能開展臨床工作,所以對每個病人制定一個『個性化』快速康復計劃至關重要。因此,徐先生父親的情況需要從手術前中後進行定製治療方案。」劉寧說。

以往手術前需讓患者禁食 8 小時,採取更優的治療方案可以讓患者6 小時禁食和術前 2 小時進醫院配製「能量流汁」。劉寧表示,這樣做不會讓患者有明顯飢餓感,可以提高患者對手術應激的反應能力。另外,術前超前使用「鎮痛」口服藥可以提高患者的「痛閾」,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

要做到「微創」手術,徹底止血,減少對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和干擾刺激,劉寧建議,手術中可以使用「雞尾酒」進行關節囊周圍軟組織注射,可起到良好術後鎮痛作用,術中還需做好保溫及各種減少患者出血的預防措施。

「很多關節置換患者年齡高,不可避免伴有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部分患者如果選擇腰硬聯合麻醉,術中或術後可能出現較大併發症,這時可以選擇神經阻滯麻醉。這樣既可以做到充分鎮痛,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對心血管、呼吸系統等影響,減少併發症。」劉寧說。

很多人覺得做完手術關節就治癒了,其實這並不是治療的終點。劉寧表示,一般傷口周圍在術後 2~3個月有些酸脹不適、疼痛或麻木是正常現象,不過在關節置換術後可以選擇神經阻滯、聯合藥物達到術後充分的鎮痛。術後要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拴形成,積極糾正貧血狀態,這樣才可以讓患者快速、積極地主動參與功能鍛煉。此外,鍛煉也要跟上。「

每個人都要制定詳細的功能鍛煉、肌肉訓練和早期下地負重行走,這樣能儘快地恢復關節功能。在疼痛逐漸消退後,只要堅持肌力練習,步態會逐漸恢復至術前的水準。需要強調的是,過量的行走會帶來膝關節的腫脹,所以建議出院回家後,不需要每天刻意練習行走,完成日常生活即可,在腿部力量逐漸恢復之後,即可逐漸增加行走量。」劉寧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