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完這些故事,你也會用「三仁湯」了

冬季最是乾果季,吃著乾果講故事。

應季的乾果炒貨中,就有炒杏仁,那是甜杏仁。藥用專取苦杏仁。仁者愛人!杏仁也令人愛。不妨吃著炒貨乾果甜杏仁,講一則苦杏仁的成方治病的故事。

在治病的成方中有一首叫做「三仁湯」的,首葯即杏仁——苦杏仁。關於三仁湯治病,咱們分兩次來講。

具體在三仁湯中,「三仁」者,是對三種種仁藥味的簡稱,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三仁湯組方並非只有三味葯,它共有八味葯組成,分別是苦杏仁、白寇仁、生薏苡仁、半夏、厚樸、滑石、通草、淡竹葉。三仁湯的命名卻是因為組方中用作君葯的三味種仁藥物而來。

三仁湯,其方出自清朝吳鞠通《溫病條辨》,是祛濕劑中清熱祛濕的方劑,有宣暢氣機、清熱利濕的功效,主治濕重於熱之濕溫病。可見的癥狀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胸悶不飢,午後身熱,面色淡黃,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三仁湯是一首祛濕劑,現今卻被廣泛應用於急性發熱、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腎炎等疾病的治療,但辨證必符合其中醫病機方可——此方所治之病,當均具有濕熱或痰濕證的共同特點。

三仁湯能夠宣上、暢中、滲下,針對祛濕而治之。由此而引出三仁湯「暢發三焦」而治濕的說法。

「三焦」者,簡言之分指人體上、中、下三部。這是對中醫「三焦」概念解釋之一的所謂「部位三焦」說。此種解釋認為,三焦並非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髒的特殊概念。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於這三個區域之中。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認識大致統一(僅肝的分屬有不統一),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兩臟,中焦上腹部,從解剖部位來說應包括脾、胃、肝、膽;下焦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當然,三焦概念除此「部位三焦」的認識,尚有「臟腑三焦」「經脈三焦」「辨證三焦」之說。在不同的古代文獻與中醫典籍論述中,三焦所代表的意義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為什麼說三仁湯暢發三焦呢?其三味君葯,苦杏仁味苦辛,宣利上焦肺氣,氣化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調中,助脾胃運化;生薏仁味甘淡健脾,滲利下焦濕熱,有助利尿通便。三仁分入上、中、下三焦,合用協同,故能宣上、暢中、滲下,從而具有清利濕熱、宣暢三焦氣機的功用。在三仁湯中,苦杏仁正體現了典型的肺經之葯,且契合中醫學「肺為水之上源」的認識,有助呼吸與發汗,發揮其從上焦祛除水濕的功用。

三仁湯堪稱對付暑濕證的良方。對此,中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介紹過自己認識並使用三仁湯的寶貴經歷。羅大倫自我介紹,其學習中醫有個特點,喜歡自己嘗試,給患者開的方劑,很多都是自己嘗試過的,所以對藥物的反應心中比較有數。

剛開始學中醫時,有一年夏天遇到桑拿天,悶熱得不得了,當時感冒流行,羅大倫也被傳染了,感覺口渴想喝水,可是喝後肚子又脹,同時發燒,怕風,出汗,非常難受。於是就琢磨自己開個方子,心想怕風、出汗,再看舌頭全都是淡白色,認為這是受寒,有汗出,該是太陽中風證,應該用桂枝湯。於是就去藥店買了桂枝湯藥材,自己熬了喝。滿以為對症,就等著痊癒了。但是沒過多久就發現病根本沒有好轉跡象,心裡困惑躊躇。再次對看鏡子察看舌頭,猛然發現舌苔是薄薄的一層,鋪滿整個舌體,幾乎看不到舌質,讓他誤認為舌質的顏色淡白,其實是被舌苔鋪滿了,恍然大悟這屬於濕氣重的緣故,並非寒氣侵襲。於是,立刻就開了吳鞠通的三仁湯(未用滑石):苦杏仁15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淡竹葉6克,厚樸6克,薏苡仁18克,法半夏6克。全方就是化濕氣,行氣機,服藥後果然讓他真正體驗了三仁湯的反應:「我隻覺得胸口開始發熱,然後前胸後背出了很多黏汗,然後體溫開始下降,燒就退了。效果是一劑知,兩劑已。」第二天感冒就好了。接著那幾天,他開始用此方給別人治療,結果也是應手而愈。後來,三仁湯成了他最擅長的方劑之一,每次遇到此種濕重的患者,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濕熱或濕溫致病有時往往造成纏綿難愈。只有詳辨病機,抓住根本,方有機轉。山西名中醫賈六金(1941-)用三仁湯治持續高熱驗案頗值得學習。

絳縣某中醫院荊某,女,54歲,1993年7月無明顯誘因持續39℃以上,高熱兩旬,經本醫院組織會診,因診斷不清,建議入住附近某西醫院診治。入院後擬診「肺結核」予抗癆治療,重用激素。體溫曾下降數日,隨即又高熱如初,再用藥則無效。轉診至山西省人民醫院,經過各種檢查,診斷為「變應性亞敗血症」,給予激素為主的治療。始則體溫略降,旋即又升,再也不降。此時患者已高熱月余,其夫心急如焚,背著主管大夫請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賈六金主任醫師會診,按其所開處方配藥煎藥偷服,3劑後體溫降至正常。再診調方又服3劑而愈。處方:苦杏仁12克,生薏仁15克,白蔻仁6克,厚樸6克,通草6克,半夏12克,淡竹葉6克,滑石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賈六金所用不過是三仁湯原方。該患者高熱月余,此方何以能夠取效呢?有中醫師向賈六金主任請教,賈六金給出了用方依據,他說:「病人舌面像沾了厚厚的一層白粉,一看就知所患是典型的濕溫病,濕重於熱。」因患者脾胃素虛,感受暑天濕熱之邪,邪從外受先困衛陽,但歷時甚短,衛分證不明顯,患者尚未留意,邪已傳入氣分。此時濕熱混雜,濕中蘊熱,熱在濕中則患者雖不覺甚熱但體溫甚高,此即謂「身熱不揚」;濕著肌肉,氣機不宣,則肢體困重;濕阻胸膈氣機不暢,則胸悶脘痞、時有嘔惡;舌苔白如積粉乃濕鬱之象。此病機為濕熱阻遏,氣機不暢。治宜利濕清熱,宣暢氣機。用芳香苦辛、清宣淡滲的三仁湯,最為對證。

三仁湯本是治療濕溫病邪在衛分的主方,但濕熱之邪,鬱遏氣分也適用。此其案的啟示。此案由山西省絳縣中醫醫院趙作偉忠實記錄。

臨床運用三仁湯的許多醫案都給出了重要提示:舌苔膩是濕濁證的重要指征,這在運用三仁湯時不可不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