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未來教室”長什麽樣?這所學校的學生用畫筆創造了奇跡

一個人從6歲開始,到20歲出頭

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教室了

我們坐在教室裡

學習知識、思考成績

經歷著每天的大事小情

只有一塊黑板、一張講台、幾排桌椅的空間

卻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演變而來的

從功能上來講,教室是和學校一起出現的

1

在夏、商、周時期

教育機構主要有“庠、序、辟雍”

只是一些無牆無室的房子和茅草房子

也就是教室的雛形

主要是專門給皇帝用來遊射、饗宴、習樂的

所謂“杏壇”就是一方壘起來的土

旁邊長著幾顆杏樹

條件相當簡陋

是在漢朝時期

官學的講堂與私學的精舍逐漸興起

場所相對固定下來

這也標誌著教室真正進入了房屋形態

出現了講台和桌椅

布局主要適用當時講學與自由研習式教學方式

筆墨紙硯開始成為教室裡的標配

黑板的出現

課桌椅排排桌的布局

成為了現代教室的基礎

2

放眼望去

中國改革開放這40年

教室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70年代

那個昏暗燈光

牆上只有一張黑漆刷出來的黑板的教室

牆上已經開始出現班級文化

小小的木質桌椅板凳的教室

桌椅板凳從木質逐漸變為鐵皮

彰顯著班級文化的黑板報

窗明幾淨的教室

綠植、板報、投影儀……

教學環境和硬體設施越來越好

一切看上去是那麽規規矩矩

老師在台上向學生們傳遞知識

學生們認真聽講做筆記

缺少著交流和互動

這樣的“中國式教室”更像是一間工廠

是難以看出思想的碰撞和生命的律動的。

教室的格局決定了教室文化,

最終也影響著教學效果。

教室作為一個獨特的小天地

每人的心中都有一間專屬的教室

我想那些坐在教室裡的這些孩子

有著絕對的發言權

他們心中的“未來教室”長什麽樣子呢?

3

教室360°環繞立體聲。讓老師的聲音傳遍教室的每個角落,讓聽者更能融入互動,用聲音交流傳遞情感資訊。

AR和VR授課可以更好激發學生興趣。

立體光屏。3D投影技術將螢幕上的內容投射到學生面前。再通過紅外線感應技術感知學生操作,達到互動的效果。

這是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的中學生所創作的“未來教室”。除了利用這些領先的創新設備,為課堂帶來全方位多感官的互動體驗外,學姐還看到了很多有“人情味”的設計。

比如以中央電梯為主,若乾個電梯的圓柱形的教學樓,每個教室都有扇形的地面與天花板,以及全景防火玻璃牆,再加上一個結實、牢固、實用的衛生間,一旦發生危險,可以作為師生們的避難場所等。

看上去,它更像是一個“家”,考慮到裡面每一個人的感受,生活在溫馨的有著家的氛圍的教室裡,相信都是滿滿的幸福。

說到學習,除了我們自己,最關心的要屬我們的父母了,“老師能不能把我家孩子往前放,我怕他看不清,聽不見”,從上學那一刻起,我們的父母多少都要為我們在教室的位置操心,生怕會影響到學習。

很多父母心中理想的C位都是:靠前,中間,第一排除外。

在“未來教室”中,家長的這些困惑也許能夠迎刃而解。

老師變成了機器人,課桌變成了智能系統,這裡不再需要課本,每個座位都是專屬的C位。學生不僅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程,而且智能系統也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定製課程,避免偏科的出現。

這兩幅作品的設計者同樣是出自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的中學生之手,他們通過將新科技成果融入+想象創作,解決了教學過程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未來教室的改變不僅僅是設備上的,更是教育模式、教育系統的改變。

4

學校教室是見證國家教育發展和時代教育變革的重要視窗,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旨在通過“學校教室的時代變遷”這個切入口,來促進學生對學校教室發展史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初期的收集整理資料、結合調查問卷,到後期的發揮想象、設計和描述未來教室與科技、人文結合的各種形態,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引發學生們的家國情懷、時代責任和使命感。

這項研究成果也登上了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並獲得“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教育”展區專家和參觀人員的高度好評。

可以說,孩子們從自身的理解和向往出發所設計的未來教室對建設未來教室來說是寶貴的思維視角和有意義的設計啟示。

此次研究的指導老師總結道:“從學生未來教室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們對教室智能化、資訊化、個性化的需求。他們希望通過科技手段、人性化設計改變教室格局和環境,改變自己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使教室具有更強大的功能性、科學性、合理性。未來教室的實現,其實就是不斷滿足教師教學需求、學生學習需求的過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