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病常用藥膳要如何選擇

常言道:「葯補不如食補」。而我國膳食結構和習慣中,更多的是「葯食同源」,在傳統的烹飪中,既有調味、調色作用,又有治療作用的動植物被廣泛運用。因而在我們配合治療慢性肝病的過程中,除對飲食(主食、副食、飲料等)應具有選擇性以外,也可以有目的地使用一些具有治療作用的配膳。我們主要從湯、菜的角度介紹一些可以有助治療的佐膳,可供選擇使用。

(1) 車前茵陳公英

取鮮車前葉、鮮蒲公英、鮮茵陳各50克,洗凈加水煎取一大碗,去渣加冰糖稍燉即成。每次服用100-200毫升,每日2次。可用於急性黃疸性肝炎降酶、退黃。該湯製作時,還可選加馬齒莧、馬蘭、紅棗、綠豆等。

(2)玉米須煲蚌肉

取玉米須(乾鮮均可)30-60克,蚌肉120-200克,西瓜皮(翠綠部分)200克,洗凈以砂鍋煲湯,隨餐飲湯。可用於肝炎黃疸、膽囊炎等。

(3)歸參三七燉子雞

取童子雞一隻洗凈,腹腔內裝黨參15克,三七15克,當歸15克,枸杞子15克及蔥、薑、蒜、黃酒、鹽各適量,放砂鍋內加清水燉爛,食肉喝湯。可用於慢性肝炎氣血不足者。製作時也可加生黃芪15克;可清蒸、切塊罐燜;也可選烏雞、鯽魚、鯉魚、豬肝等。

(4)爆炒雞肝

取雞肝200克洗凈切片,蔥、薑、蒜、黃酒、團粉、醬油各適量爆炒,佐餐食用。可用於慢性肝炎的恢復期。製作時可選豬肝、羊肝、鴨肝等;也可將整肝加調料煮或清水煮後蘸調料食用。動物肝臟具有「以肝補肝」的作用,可以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5)紅燜蛇肉

取蛇一條洗凈切段,留蛇膽備用。用茵陳60克先煎湯取汁去渣後加蛇肉段、紅棗20枚,肉豆蔻3克,生薑3片,黃酒、砂仁6克,適量醬油、冰糖紅燜,取汁時放入蛇膽(破皮)。可用於肝炎後淤膽不退。

(6)銀耳蓮子羹

取銀耳30克水發後小火熬1小時,成粘漿狀即可。另取蓮子30克,大棗20枚,山藥100克,去皮切塊,茯苓20克同煮至蓮子酥軟,將銀耳兌入同煮。冷食熱食均可,加白糖、冰糖均可,食用時加山楂或山楂糕調色即可。可用於慢性肝病的調理,可健脾補腎養胃,久食無害。

(7)鋰魚湯

取活鯉魚一條(約600克)洗凈,將赤小豆40克,生黃芪30克,陳皮絲6克,枸杞子10克,放魚肚內同煮,加薑、蔥、黃酒、香菇適量。食魚肉喝湯。可用於肝硬化腹水及肝炎、肝病白蛋白低者,可利尿、益氣、健脾。製作時赤小豆可改黑豆,調味可用胡椒粉、味精。湯中可加冬瓜、鮮菇、竹筍等調配。

(8)丹參燒田雞

取田雞400克去皮及內臟洗凈,以少許植物油、蔥、薑、絲、黃酒過油備用。另用丹參20克,草蔻3克,陳皮6克,三七6克清水煮後兌入田雞中,加醬油、鹽等調味品同燜燒,加少許白糖收汁。可用於慢性肝病有血瘀、出血者,具有理氣活血、養血止血的功效。

(9)精燉甲魚

取甲魚一隻去腸雜及爪甲,加枸杞子、淮山藥、女貞子、熟地各30克、黃芪15克,大棗10枚,入砂鍋加水適量燒開,加料酒、鹽、生薑,改小火燉2小時。食肉、大棗和山藥,喝湯。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具有補腎益肝、滋陰養血的作用。

(10)奇異果根燉肉

取鮮奇異果根100克,白花蛇舌草50克,瘦豬血250克,加水同燉至肉爛,食肉喝湯。具有解毒、利濕、活血清熱的作用。可用於肝癌患者。此外,癌腫疼痛也有用敗醬草煮雞蛋,斑蝥去頭足納入雞蛋燒熟吃雞蛋等方法,可資參考。

中國的葯膳內容十分豐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用,在選擇的同時應徵詢醫生意見,以免影響臨床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