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P2P監管風暴將迎來大結局,中小平台難過關

在經歷了春節前後的平靜期,P2P平台又一次進入動蕩當中。

3月27日,東莞警方對團貸網立案查處,P2P平台的監管問題再度成為焦點。在2017年社科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平台風險評級與分析報告》中,團貸網位列中國互金平台排名第9名。

團貸網被查後,又有芒果財富等至少五家互金平台因為“非法吸儲”而被警方立案調查。

警方的行動貌似影響很大,實際上真正對市場造成結構性影響的事件,卻是4月3日財新率先曝出的網貸平台備案方案。這份文件顯示,中國互金協會將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啟動P2P備案試點,2020年完成備案登記工作。預計從2017年掀起的監管風暴,將在明年基本落幕。

從2013年興起的P2P貸款,在過去數年中,由於其高額利息和各平台脆弱的風控體系難以兼容,頻頻爆雷,製造了許多社會問題。一位P2P平台高管對36氪表示:“P2P是很好的東西,在中國太多人以這個名義做了違法不合規的事情,才把這個東西名聲弄的不好。最後在實際的發展中出現這樣的情況,非常遺憾。”

在不斷爆雷的消息之下,成為眾矢之的的P2P平台,將迎來最終的洗牌階段。

複雜的可操作性

流傳的備案方案就是這一多米諾骨牌的最終推手。

從流傳出來的信息上來看,監管部門擬將P2P平台分為全國性平台和區域性平台;對實繳注冊資金的要求分別是5億元和5000萬元;全國性平台和區域性平台的需要按照撮合業務餘額繳納一般風險準備金;風險補償金的比例分別為6%和3%。此外還對自然人出借人的出借金額上限、債轉次數以及平台股東盈利情況作出了規定。

這些信息尚未獲得官方的正式確認。但據P2P平台從業人士向36氪表示,至少區域劃分、注冊資金以及作為自然人的出借人在單一平台最高投資不得超過20萬元等具體細則是真實的。

這是監管部門在2017年開始推動互金市場整頓以來,第一次出現如此清晰的政策措施。

此前,監管部門推動的是機構自查、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只有通過合規檢查的網貸平台才能進入到備案階段。無法備案的網貸平台將會被清退。

原來各方預計在2018年年底可以完成核查工作,隨後開展備案。但後來因為完成核查時間不確定,不斷向後推遲,各方預測將在2019年年中結束。

新曝光的備案方案剛好在2019年下半年試點,實現了時間上的銜接。

這一方案為眾多網貸平台提供了量化的監管指引,但在可操作性上存在問題。“有很多Bug(漏洞),”互金從業人員芝隆說。他認為方案中將P2P平台分為區域性和全國性兩種,對流動性很大的出借人和借款人都很不方便。按照融360給出的方案解讀,拿到區域性備案牌照的P2P平台只能在當地提供服務,可以為監管提供更多便利。但如何定義“區域性”,卻是一個難題。

“我投資了一家區域性的(P2P平台),還能投全國性的嗎?”芝隆在和36氪交流時反問道。

現狀:中小平台的焦慮

在整個P2P業內,對於警方立案調查互金平台事件,反響相對平靜。互金平台花生米富CEO崔毅龍告訴36氪:“我們不認為這是新一輪雷潮的開始,只是行業的正常出清過程。”

業內人士的觀點均比較一致,爆雷的都是沒有滿足合規要求的平台,對整體行業不會產生衝擊。

但對於備案措施,行業內基本一致的認識是,經過一年多監管,終於等到最終的監管方案下來了,不容易。不過,各個平台這一方案的具體細則態度卻不一致。

行業頭部平台PPmoney認為,備案釋放出政策利好性信號,給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有助於穩定出借人的信心。

在美股上市的平台宜人貸向36氪表示:如果有備案的話,宜人貸一定會爭取第一批完成。

頭部平台似乎穩坐泰山,中小平台卻感到危機重重。嚴格監管之下,小魚小蝦難有活路。

北京市互金協會前秘書長郭大剛在他的財新部落格裡對備案進行解讀說:“小規模網貸平台負債端規模下降,不得不出清離場。”

監管風暴之初的方針之一是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雙降,到後來變成降餘額、降人數、降門市的“三降”。營收和利潤都降下來了,這時提出備案的高門檻,等於是為平台又加上一重枷鎖。

據互金深度指南不完全統計顯示,截止3月底,全國正常運營P2P實繳注冊資金為5億元以上的平台數量不超過10家。

“如果備案規則為真,那就是‘政策雷’了。”一位位於廣東的互金平台人士告訴36氪。

幾個月前,這家注冊資本還不到5000萬元的互金平台對36氪表示,希望能夠維持“小而美”的業務模式,認為只要自己運營正常,監管風暴就輪不到自己頭上。它在自查和核查階段,請了監管部門指定的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盡量做到合規。

但是,備案方案傳出來後,如不追加補繳注冊資本,公司將無法備案,被迫清盤是早晚的事情。

觀望了將近一年,最終的備案方案卻對己嚴重不利,這位互金平台人士表示:“這對公司來說很難受,畢竟在這一行裡,還是有人想要把事情做好的。”

可是,以強監管迫使市場出清,有關部門監管從嚴的思路一直都是如此,只不過比之前預計的更加嚴格。零壹財經合夥人、智庫總監趙慧利向36氪表示:“近一兩年的金融監管都是以嚴控風險為導向,今年兩會也重點提了嚴控金融風險。”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台數量為1931家。截至今年3月底,這一數字為1021家。2019年年初,36氪此前曾援引多位業內人士預測,最終正常運營的網貸平台數量可能只有200-500家。

未能達到備案要求的平台,還能往何處去?

兼並不多,觀望不少

在今年1月流傳出來的互金整治辦第175號文中,監管部門指出了P2P平台的轉型方向:1. 引導具備條件的網貸機構向網絡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持牌機構轉型;2.兼並重組;3.清盤退場。

在最後一種選擇上,不少平台經地方政府各種方式勸退,實現“良性退出”。剩下的在考慮轉型和兼並重組。

今年年初以來,已有有數家網貸平台在與36氪的交流中表示,自己的主要業務已由P2P業務轉向小額消費金融貸款,平均貸款金額在3000元到8000元之間不等。它們的P2P業務大多仍舊保留,但已不是業務重點。

轉往網絡小貸業務的平台需要持牌運營,但不是所有平台都有牌照。2017年12月,網絡小貸牌照停止頒發,網絡小貸牌照的交易價格從當年年初的1000多萬元驟然上升到7000萬元。按照《北京商報》的報導,目前這一價格已上漲到一億元。然而《北京商報》也認為,受到杠杆率和放貸能力限制,在火爆銷售背後,牌照價值幾何仍有待觀察。

兼並重組作為一個選項,在這次監管風暴中相關案例卻不多見,主要原因仍是風險。趙慧利認為,網貸平台的借款端小額分散、數量大,資產端的風險識別是個大問題。4月10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京東數科旗下子公司對廈門易利貸運營主體公司實現了100%持股。京東數科此前曾短暫地上線過兩個P2P交易產品,後來撤下。

易利貸的交易總額為8.08億元,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京東收購的是一個規模較小的P2P平台。

頭部平台本身也未必願意接受接受兼並。“頭部平台並不缺資產端,只是雙降三降限制了規模增長。”趙慧利說。

對於網貸市場發展,頭部平台依舊看好。需求總是存在的,“這是一個10兆(元)的市場,”在美股上市的小贏科技CEO成少勇對36氪說:“長期來看會增長下去。”

非頭部的平台短期內陷入增長和合規的難題中,但它們仍然保持觀望態度,希望有辦法幸免。“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芝隆表示。

機會還有,備案方案中一些模糊之處還有待澄清,2019年下半年備案方案也僅僅是在試點,未來進行調整的可能性很大。這一調整或許可以給中小平台留出生存空間。一些互金業內人士稱,公司正在與投資人進行頻繁溝通,深入研究備案方案細則,以製訂相應的規避方案。

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僥幸的心理?

既然之前通過自查和行政核查各種方式實現了規模縮減,這一趨勢在備案時將繼續延續下去。在這一舞台上的絕大部分表演者,將無法避免謝幕的命運。

注:按照被採訪者的要求,“芝隆”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