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故事裡的人生》(143 秀 才 的 夢)

   《故事裡的人生》143

   秀 才 的 夢

  有一位秀才進京趕考,住在一個旅店裡。考試前三天的夜裡,他連續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他在高高的牆頭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他在雨天裡行走,頭上戴著鬥笠並打著傘;第三個夢是跟心愛的未婚妻脫光了衣服,背靠著背躺在一個床上。清晨起來,他去找算命先生釋夢。算命先生說:“這不是好兆頭,你想想,在高高的牆頭上種白菜,那不是白種嗎?雨天裡,你已經打著傘,戴著鬥笠不是多此一舉嗎?和未婚妻脫光衣服躺在一個床上,可背對背能做成好事嗎?這三個夢都預示你這次趕考沒有什麽希望。”秀才聽了,覺得有道理,於是心灰意冷,回到店裡收拾行李,準備回家。

  店主見他要走,感到很奇怪,問:“馬上就要考試了,你怎麽要回家呢?”秀才如此這般說了原委,店主聽後笑道:“喲,這是個好兆頭啊,你想想,高高的牆頭上種白菜,不是高中嗎?打著傘又戴著鬥笠,不是有備無患嗎?背對背和自己的未婚妻脫光衣服躺在一個床上,不是告訴你翻身的時候到了嗎?這次你是一定會考中的。”

  秀才一聽,覺得店主的話更有道理,於是又住了下來,精神振奮地參加了考試,結果居然中了個探花。

  作者感言: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許多人在許多場合,出於不同需要,都講過這個故事,其版本也多種多樣,但基本情節相同。這個小故事之所以久傳不衰,是因為它至少給世人如下啟示

  啟示一:一個物象,往往可以做多種解讀。人是追求意義的存在,因此,社會生活是一個意義世界,而意義世界是多元的、多解的,一種社會現象,可以蘊含兩個甚至多個義項,可以做多種解釋,有的解釋甚至是完全相悖的。同樣的三個夢境,算命先生和店主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兩種解讀,其解讀過程都是合乎理性的邏輯推論,因果關係清楚,無懈可擊。由此看來,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為某一社會現象立論,並尋找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的根據,並不是一件難事。也正因為如此,《左傳•僖公十年》裡有言:“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這就是成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源頭,推而論之,“欲立其事,何患無辭”亦成立。

  啟示二:對物象的解讀,要多從積極意義著眼。算命先生的解讀是否定性結論,是消極的,它使秀才心灰意冷,對人生起到了“促退”作用;而店主的解讀則是肯定性結論,是積極的,它使秀才精神振奮,對人生具有“促進”意義。

  啟示三:選擇積極心向很重要。消極心向如夜晚,到處黑暗,看不到前程,讓人灰心喪氣,秀才擇此收拾行李,準備回家;積極心向如白晝,一片光明,讓人看到前途和希望,給人以動力和勇氣,秀才擇此積極應考,竟中了探花。

  順便說一句,中國封建時代的科舉製,起源於隋朝,以後各朝代在承襲過程中,各有不同做法,唐宋時代,讀書人統稱秀才,秀才可以直接參加國家舉行的考試。到了明朝,科舉製已經十分完善。明朝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個層級。鄉試是地方考試,類似省級考試,三年舉行一次,考中的稱舉人,排榜第一名叫解元;會試是國家組織的全國性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暮春舉行,考生大都是舉人,考中的稱貢生,排榜第一名叫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在會試之後舉行,考生一般是貢生,考中的稱進士,榜上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