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4%的人患有血脂異常,如何才能有效降低ASCVD風險?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國居民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血脂異常是導致此類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我國成人血脂異常的總體患病率高達40.4%。有效控制血脂異常,對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依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甘油三酯(TG)水準(禁食12 h以上)<1.7 mmol/L為合適水準,TG≥2.3 mmol/L為升高。根據空腹TG水準的不同,對甘油三酯血脂(HTG)嚴重程度進行分層(表1)。血清TG>2.3 mmol/L者患ASCVD風險增加;當TG>5.6mmol/L時,除ASCVD風險外,急性胰腺炎風險明顯增高。

表1 甘油三酯血脂嚴重程度分層

血脂異常有哪些危害?

如果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過高或HDL-C過低,可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被稱為血脂異常。在上述各項參數中,最需要重視的是LDL-C,該指標越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

哪些人需要檢查血脂?

以下人員需要每年進行血脂檢查:

(1)已罹患冠心病、腦血管病或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患者;

(2)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吸煙者;

(3)有冠心病、腦中風或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親屬中有早發病或早病死者,家族中有高脂血症者;

(4)有黃色瘤或黃疣的人;

(5)45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

(6)頭暈、頭痛、失眠、胸悶氣短、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體形偏胖、四肢沉重或肢體麻木等人;

其他健康成年人最好每年檢驗一次,至少每隔3~5年檢查一次血脂。

化驗單上各項血脂參數正常就不用治療嗎?

多數醫院的化驗單均會註明各項血脂指標的正常值範圍,其實所謂的正常參考值並無太大意義。各項血脂參數都在正常值範圍內就是健康的概念是錯誤的。不應認為血脂化驗單上各項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就不需要治療,不能自行決定用藥與否,需聽從醫生建議。

是否需要藥物治療主要取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與其LDL-C水準。不同人的相對安全的膽固醇水準是不同的,如果某人較年輕、不吸煙、不肥胖、父母沒有心血管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其LDL-C只要不超過4.1 mmol/L即可;如果患有冠心病或腦梗死,應該將其LDL-C降低至2.0 mmol/L(最好1.8 mmol/L)以下。

應該把LDL-C控制在什麼水準?

LDL-C為防控ASCVD的首要乾預靶點,非-HDL-C可作為次要乾預靶點。降低LDL-C水準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的核心策略之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推薦根據風險分層(圖1)確定LDL-C的控制目標(表1)。

圖1 風險分層

表2 LDL-C的控制目標

研究顯示,將LDL-C降低1 mmol/L,第1年內心梗、腦梗與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約10%,2年後降低約16%,3年後降低約20%,此後治療每延長1年,這些嚴重事件風險進一步降低1.5%,治療5年後風險降低20%~25%。

這道題先分析到這裡,關於血脂異常診療

參考文獻:

[1] 中國膽固醇教育計劃委員會.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風險管理專家共識[J].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7, 45(2):108-115.

[2] 郭藝芳. 關於他汀:12個常見問題解答. 郭藝芳心前沿|微信公眾號. 2018-04-10.

[3]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訂版). 中國循環雜誌. 2016, 31(10): 937-953.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