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從營養開始: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所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網站 圖

5月18日、19日,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以下簡稱「營養與健康所」)舉辦了2019年度「公眾科學日」大型科普活動。數百位青少年和市民朋友參加了「對話科學家」、「科學零距離」、「小小營養師」和「全民營養周」等四部分11場活動。

由營養與健康所作為主要發起部門之一的「全民營養周」,已在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中成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措施之一。

2019年「全民營養周」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營養與健康所在「公眾科學日」同期舉行。

為落實上海市《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在5月17日舉行的徐匯科技節開幕式上,營養與健康所和徐匯區科協簽約成立了「營養與健康科學傳播基地」。

該基地是一個面向社會公眾的一個科普平台,依託營養與健康所,以營養代謝與健康為主題,以提升國民健康素養為目標,以展示、講座、體驗等多種形式傳播健康知識。

該基地在2019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中首先推出了一個面向7-10歲兒童的營養科學教育品牌活動——小小營養師。活動中,中科院博士孫亮帶小朋友們認識蔬菜和水果裡藏著的營養學問,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了解到蔬果巧搭配、控制熱量的重要性,並讓小朋友嘗試自己動手製作一餐蔬果沙拉,計算其卡路裡。

今年的首場「對話科學家」活動中,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廖侃研究員以一篇題為「營養與健康」的科普報告,從科學視角解讀了人體對營養的需求;中國科學院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應浩研究員以「肥胖與科學減肥」為題,為人們揭開脂肪組織神秘的面紗,還介紹了如何科學減肥、精準減肥,探討最佳飲食榜單和卡路裡限制飲食。來自上海七寶中學等長三角地區部分學校的學生代表還走上了講台,與科學家面對面進行對話。

兩天的「公眾科學日」活動中,營養與健康所一批實驗室集中向青少年和公眾開放參觀,並開展「解碼人類基因組」、「走近神奇的心臟」、「多彩而又神奇的再生世界」、「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 、「營養感應與健康」、「多能乾細胞與再生醫學」、「白血病——從偶像劇說起」、「腫瘤新生抗原疫苗——癌症突破性治療新方法」、「提取自己的DNA」、「模式動物」、「靜息及運動狀態下的呼吸熵及能量代謝檢測」、「DEXA體成分檢測」、「現代生物技術探索實驗」等趣味互動實驗,激發了大家對科學的興趣。

一位初中生物老師參加活動後說,這次的許多主題與學校授課內容很貼近,比如觀察肥胖模型的老鼠、觀察脂肪細胞、觀察白血病細胞、觀察蝸蟲再生等,都很有趣,讓同學們到實驗室裡親身體驗一下,愈發能讓他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本次活動的主辦方——營養與健康所定位於精準營養與慢病防控研究領域,圍繞「健康中國」戰略,按照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精準營養與食品安全、生物醫學大數據與健康智庫三大研究方向進行布局,致力於打造國際知名的健康科學與技術機構、科技智庫和健康產業促進中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