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不用擔心,B肝母嬰阻斷基本能做到!
7月26日,浙江省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浙江省自實施「B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新生兒免疫後血清學檢測」項目,B肝母嬰阻斷成功率已達到96.9%。
1992年我國將B肝疫苗(HepB)納入免疫規劃管理,2002年HepB免費、2005年新生兒HepB接種完全免費及2010年開始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HepB 的聯合免疫策略,我國HBV母嬰傳播率有明顯降低。
隨著國家相關工程的大力推廣和普及,可以相信我們很快就可以實現「沒有B肝的未來」這一宏偉目標(「未來」是指我們的下一代),這也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一個重要目標。
母嬰「零傳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018年3月,《柳葉刀》發布了一份「全球B肝流行、防治」的報告,幾項數據看完扎心:截止2018年3月,嬰兒出生1年內疫苗注射率87%,出生時立刻接種疫苗率46%,嬰兒疫苗三針完成率13%,母嬰傳播阻斷率低於1%。
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約9000萬人,其中約50%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因母嬰傳播所致。因此,阻斷HBV傳播是控制乙型肝炎的關鍵。
那麼,實現母嬰「零傳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簡稱B肝)的病原體。2017年發布的《B肝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 》提出加強慢性HBV感染孕婦及其所分娩嬰兒的規範化管理是切斷母嬰傳播的有效途徑。
圖1 乙型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 HBsAg:B肝表面抗原,抗-HBs:B肝表面抗體,ALT:谷丙轉氨酶,ULN:正常值上限
「孕前篩查、孕期分層管理和治療及新生兒聯合免疫預防」是實現母嬰「零傳播」的重要舉措。
孕前篩查+孕期監測+定期檢測
「孕前篩查+孕期監測+定期檢測」真的很重要!
感染HBV的育齡女性,儘早做好篩查、預防和乾預,在妊娠前、妊娠期及產後進行規範管理,才能更好的有助於實現HBV 母嬰 「零」傳播。
篩 查:乙型病毒血清標誌物包括HBsAg、抗-HBs、B肝e抗原(HBeAg)、e抗體(抗-HBe)和核心抗體(抗-HBc);
育齡女性無論是HBV攜帶者,還是慢性B肝(CHB)患者,甚至代償期肝硬化,均可以正常妊娠。
評 估:HBsAg(+)者,進一步檢測B肝病毒載量(HBV DNA)、肝功能生化指標和上腹部超聲,確定B肝是否活動,並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
育齡女性,且B肝活動者:
①計劃妊娠。妊娠前評估肝病嚴重程度及對妊娠的承受力,決定抗病毒治療時機和藥物的選擇。
②ALT<5×ULN者可正常妊娠,監測肝功能,必要時抗病毒治療。ALT>5×ULN或肝硬化者:立即抗病毒治療,病情穩定再妊娠。
圖2 育齡女性抗HBV藥物
HBsAg(+)孕婦:病情的評估及抗病毒治療與否標準見圖1。
妊娠期管理: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的未服用抗病毒藥物者,妊娠中期檢測HBV DNA水準,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
若孕婦HBV DNA≥2X106 IU/mL,母嬰傳播率可高達20%以上,建議從妊娠24-28周開始口服妊娠期B級抗病毒藥物,首選TDF,也可應用替比夫定 (LdT),曾經接受過抗病毒治療的孕婦選擇TDF,每1-2月監測肝功能及病毒學指標。
若HBV DNA< 2X106 IU/mL,監測即可。
分娩管理:分娩方式與母嬰傳播風險沒有確切關係,根據產科指征決定分娩方式:
停葯時機/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的新生兒的感染率幾乎相同,且沒有證據證明母乳餵養增加HBV垂直傳播風險。
(1)母親未服抗病毒藥物者+聯合免疫新生兒:母乳餵養(如母乳餵養期間母親出現乙型肝炎活動則需予以治療);
(2)阻斷母嬰傳播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者:分娩後停葯+母乳餵養;
(3)治療乙型肝炎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者:分娩後繼續用藥+不建議母乳餵養(有研究表明,TDF在乳汁中含量低,毒性有限,可以母乳餵養)。
新生兒免疫管理
聯合免疫
「B肝免疫球蛋白的被動免疫+B肝疫苗的主動免疫」已被證實是目前預防HBV母嬰傳播最有效的措施。
對於B肝母親所生的後代,出生後採用B肝疫苗+B肝免疫球蛋白的聯合免疫方法,母嬰阻斷率可以達到95%。高病毒複製的母親所生後代,母嬰阻斷率也可達80%以上。
表1 嬰兒聯合免疫治療方案
分娩管理
HBV具有高度傳染性,故新生兒出生後需立即移至復甦台,離開母血咒之城染的環境;
徹底清除體表的血液、黏液和羊水;
處理臍帶前,需再次清理、擦凈臍帶表面血液等汙染物,按操作規程安全斷臍。
嬰兒隨訪及乙型免疫接種效果評價
嬰兒完成乙型全程免疫接種1個月後,抽靜脈血查HBsAg和抗-HBs,了解免疫應答和HBV母嬰阻斷情況:
宣傳教育不容忽視!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乾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自願採取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
對育齡期女性開展健康教育,對攜帶B肝病毒孕產婦開展專項預防措施,密切配合阻斷HBV母嬰傳播治療活動,對降低新生兒HBV傳染率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冬玲,沈小潔,葉惠香,王惠蓮,陳玉嬋.健康教育小組管理模式在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護理雜誌,2018,17(4):5-8.
[2]《B肝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2017年版)》,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L臨床肝膽病雜誌,2017,33(7):1214-1217.
[3]《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齡女性臨床管理共識(2018年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國病毒病雜誌,2018,5(8):164-169.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征 稿歡迎投稿到小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在看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