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古代老中醫活了約90歲,他的養生經全在這裡!

文/劉啟泉 河北中醫學院 主任醫師 教授

醫家劉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寒涼派」的創始人,從25歲開始,他癡迷於研究《黃帝內經?素問》,其著作也多與《素問》有關。針對宋金時期熱性病的盛行,他擅用寒涼葯治療熱性疾病,在養生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

劉完素的高明醫術,有「一針救假死孕婦,併產下嬰兒」的傳說。由於屢屢妙手回春,「神醫劉完素」大名遠播,為人稱道。金章宗曾3次徵召授官職,他都堅辭不受,皇帝感其心誠,賜號「高尚先生」。

劉完素活到了約90歲高齡,他極其重視養生,在養生上有獨到見解,認為養生分為四個階段,他的養生思想主要體現在「三觀」上。

攝生觀:養、治、保、延

1

第一階段:少年宜養

劉完素認為,養生應從少年和壯年,身體健康時入手。對於少年,劉完素認為此時期特點是「血氣未成,不勝寒暑,和之傷也。父母愛之,食飲過傷」。

點評:少年時期是生長髮育關鍵時期,無論臟腑還是形氣都處於嬌嫩狀態,此時期飲食上不應讓孩子吃的太過營養與油膩,「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清淡均衡的飲食更有利孩子茁壯成長。

由於外界環境及社會的發展變化,現在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應放手讓孩子學會適應,接觸大自然,從而增強身體素質。

2

第二階段:中年宜治

劉完素認為,中年時期人體發育成熟,是最興旺的時期,此時期特點是「和氣如夏,精神鼎盛」。

點評: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勞累過度,快節奏的生活使他們疲憊不堪。《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此時,需要調養心神,力戒各種不良情緒刺激,做到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勞逸適度、飲食有節。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些石斛麥冬茶來養陰清火,調節體內陰陽氣血,保證臟腑功能正常運轉。

3

第三階段:老年宜保

劉完素認為,50歲到70歲為老年階段,本時期的特點是「和氣如秋,精耗血衰,血氣凝泣……形體衰弱,思慮亦多」。

點評:當今社會,老年人身體機能日益減退,身心都會出現諸多不適。《靈樞·天年》曰「五十歲,肝氣始衰」,應養肝護肝,可以多食用些葯食同源的薏苡仁、枸杞子、桑葚等。 「六十歲,心氣始衰……七十歲,脾氣始衰」,用藥時可用些酸棗仁、合歡花、黃芪等藥物,健脾養心。

老年養生關鍵是保養真氣,即維護體內陰陽平衡,注意飲食起居,勞逸調攝,避免損傷。

4

第四階段:髦年宜延

劉完素認為,人生命階段第四階段是70歲至百歲,進入生命的終末階段,精神遊盪不息,筋骨鬆弛。

點評:身體已經進入機能減退狀態,飲食上要做到少而精,口味清淡,多食用綠色蔬菜,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居住地方應幽靜而不嘈雜,可運用如八段錦等心神調節的方法來平衡陰陽,調和全身氣血。藥物的調養,可諮詢專業醫師採用延年益壽的補益葯,以補精氣,養元氣。

生命觀:保精、愛氣、養神

  • 保精

陶冶精氣對五臟六腑及身心極其重要,精氣充沛才能生命不息。體內的精氣是身體之元,不可耗竭,安神養志的同時也就是在養形,這才是養生之要,長壽之道。而多生多育會傷體耗精,因此,要「省約儉育」,才能延緩衰老,保護身體健康。

  • 愛氣

調整呼吸,平定氣息,善用呼吸放鬆法,此為調氣;專註於內心,靜心凝神,使五臟調和,神志安定,此為守氣;順應自然,陰陽平衡,水火和諧,此為交氣。

此三法可使體內真氣得到愛護,進而養護身心。

  • 養神

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並由心所主。神氣旺盛才能臟腑精氣充足,機能協調。只有順神養精,神氣結合,方能身安無疾。

保精、愛氣、養神結合是全生之道,三者的保與養,皆藏於心,故靜而養心,不可過於精竭神勞,順神養精,方能全形身。

日常觀:飲食適度有節,起居順應四時

飲食可以養精,但食之量、類、味的不同,在養精方面也發揮著不同作用。飲食的量要適度有節,味要持正不偏,對應臟腑調和,起到保養形神的作用。

人的日常起居要順四時之特點和變化,否則會傷害軀體及五臟,令臟腑氣機失調紊亂,心理失衡。

故養生要順其自然,本於大道,臟腑協調無損,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狀態,才能終其天年。

劉完素在治療脾胃病等疾病均深受火熱論的影響, 治療脾胃病方面, 臨證處方用藥偏寒涼但兼顧後天之本, 寒熱兼顧, 潤燥適宜, 開闔得當, 陰陽平衡。從現代人體質出發, 下面為大家推薦幾則食療方,可供遵醫囑對症食用。

鮮蘆根粥

原料:新鮮蘆根100克,黃精15克,太子參15克,粳米100克,生薑2片
做法:將蘆根洗凈後,切成1厘米長的細段,與黃精、太子參同放入鍋內,加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後,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鐘。撈出藥渣,加入洗凈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熄火前5分鐘,放入生薑。
用法:一日分2次溫服。
適用人群:氣陰兩虛,症見胃脘部痞悶、氣短、神倦、舌紅少津,苔少,脈細弱者。

清熱化濕代茶飲

方一
原料:藿香葉9克,佩蘭葉10克,石菖蒲3克,陳皮6克
做法:水煎服或用熱水浸泡代茶飲。
適用人群:濕熱中阻,濕邪偏重,症見胃脘痞悶,口淡乏味,不欲食者。

方二
原料:鮮蘆根10克,鮮茅根10克,鮮桑葉9克,鮮竹茹12克,鮮薄荷葉9克,鮮金銀花9克,陳皮9克
做法:水煎服。
適用人群:濕熱中阻,熱邪偏重,症見胃脘悶痛灼熱,口乾,口渴,小便色黃者。

小知識——金元四大家

劉完素(約1110-1200)生活在河間(今河北省河間市)地區,當時天災橫行,疫病蔓延,疾病多生。他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倡「六氣皆從火化」說,治療多用寒涼葯。縱觀其著作,雖風格迥異,但因時因人因地製宜的思想卻貫穿其中,對後世醫家頗有啟發。

張從正(1156-1228)字子和,號戴人,今河南省民權縣人,「攻下派」的創始人。鑒於當時嗜補之習頗盛,凡治疾病,不問虛實,濫投溫補,以致邪氣稽留,所以張從正發展和豐富了「汗、吐、下」三法。

李杲(1180-1251)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老人」,河北正定人,「補土派」「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所處的時代民族矛盾尖銳,恐懼憂傷,飢腸勞頓,易損傷脾胃,致多種內傷病變。因而李氏注重顧護脾胃,採取「調理脾胃」「升舉清陽」的治療方法。

朱震亨(1281-1358)字彥休,今浙江義烏人,創立滋陰學派。生活在江南,土地卑濕,濕熱相火病多,一般人死守《和劑局方》溫燥之品,所以投劑不效,他在臨證治療上則提倡滋陰降火之法。

重磅推薦

往期精彩回顧 每年幾百家醫院來學習,患者遍布全國各地,河南這個醫院到底有啥魔力?

106歲老人患白內障失明,多家醫院拒絕手術,在這裡重獲光明!60歲孫子激動萬分

版權聲明

大河健康網

網址:www.dhjk.cn

合作電話:18903820479

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