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分晝夜平分:宜調和陰陽,健運脾胃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此時的節氣特點是陰陽平衡,故養生也要順應此特點,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尤其要注重調和五臟陰陽。「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養生要平抑肝陽、育腎養陰。由於肝氣旺,易克脾土,同時也要注意健運脾胃。」

《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春季是人體陰陽交替的季節,很多傳染性疾病、流感、慢性疾病,往往在這期間發生,所以這一時期,適度調攝精神、起居、飲食等方面是養生保健的根本,能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

1.精神、起居:樂觀豁達,衣物增減有度

春分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重點體現「生、升」的自然規律。春季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因此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輕鬆愉快、樂觀的情緒,切忌大喜大悲、情緒波動劇烈。

起居方面,雖然春分氣象日漸暖和,但日夜溫差較大,而且不時仍會有寒流侵襲,氣象變化較大,雨水較多,甚至陰雨連綿。此時,要注意添減衣被,穿衣宜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還建議多在氣象晴朗時到戶外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可逐漸開始晨練,以散步、慢跑、打太極為宜。

2.飲食:省酸增甘,多食用蜂蜜、時令蔬菜

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此,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鍾偉泉指出,蜂蜜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蜂蜜還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另外,春分時節可多吃春季時令菜。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植物生髮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還可以進食春筍、韭菜、菠菜、紅棗、草莓、蔥蒜等時令食物。

3.保健:治舊病、防新病

春分時節,陽氣已經比較強壯,這一時期,正是木旺之時,相對而言,金、土的力量較弱,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方面老毛病發作的概率就比較大。加之春天萬物復甦,微生物也都活躍起來,各種細菌、病毒在這一時節的繁殖很快,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肺炎、麻疹、腹痛腹瀉等高發疾病。

從另一方面來說,此時節陽氣越來越盛,在故疾複發的時候,注意調養,「因勢利導」,藉此機會正好調治那些老毛病。因此,人們在保健養生要保持飲食、起居、寒熱規律,做到陰陽平衡,要多到戶外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可以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運動,可多服健脾養肝、補益肝腎之品,使脾胃健運,肝氣順達,以防肝旺克脾。

春分可按摩肝膽經循行之處,因為肝膽相表裡,肝經為陰,膽經為陽,取「生髮陽氣之意」,雙手分別拍打腹部兩側、胸廓兩側,雙下肢內外側肝膽經循行部位,循經按摩,達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4.艾灸:養肝補腎、健運脾胃

節氣灸的特點是根據不同節氣的「天時」所對應人體的穴位進行艾灸,最大程度地激發經絡之氣,達到溫通氣血、調整陰陽、根除宿疾和病根的功效。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因此,春分艾灸也要順應自然,和調臟腑陰陽。中醫學認為,肝木應春,五行中的木有升發的特點,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榮筋,五臟腎主水,如果冬天沒有很好地養腎藏精,腎水不足就直接導致肝氣不足,肝起不到升發的作用,就會出現疲勞的癥狀。但若肝木生髮太過,克傷脾土,則可出現胃寒、胃脹、胃痛、腹脹、腹瀉等脾胃病。因此,春季艾灸應當注重養肝補腎,健運脾胃。

艾灸可取肝經、脾經,胃經、腎經的腧穴為主要治療點,如肝俞、脾俞、足三裡、公孫太沖、湧泉、命門、關元、神闕、中脘等穴,春分灸療時應注意補益和生髮都不宜太過,灸療時間要適當縮短。

我是中醫老劉,個人微信:docfatt,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