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只要保持自己的規律 「夜貓子」也可以是健康的!

「南京是個精彩的城市,尤其是吃的。」邁克爾·羅斯巴什教授的一句話,拉近了和南京的距離。邁克爾·羅斯巴什是美國遺傳學家和時間生物學家,2017年10月,他和另外兩位科學家因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昨天,他受聘江蘇省人民醫院特聘醫學專家和南京醫科大學特聘教授。

晚睡但有規律也是可以的

「他們從瑞典斯德哥爾摩打來電話通知我得諾獎的消息是在清晨5點,天吶,這個時間點對我這個專門研究生物節律的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他們打亂了我的節律!」羅斯巴什教授風趣地談到了自己的諾獎。

從上世紀80年代克隆出影響果蠅晝夜節律變化的per基因開始到獲得諾獎,羅斯巴什教授關於生物鐘的研究已經持續了30多年。他和另外兩位同獲諾獎的科學家,從分子水準重新「發現」並解釋了大家所熟知的晝夜節律。

雖然從「熬夜」來講這項研究有點太表面了,但對於大家關心的熬夜問題,羅斯巴什教授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未必一定要「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有的人喜歡「聞雞起舞」,有人就是「夜貓子」,只要維持自己的生物節律,晚睡但有規律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如果外部環境偶爾和生物鐘不符,我們會覺得不舒服,而如果生活習慣老是和體內的生物鐘來作對,那麼患病的幾率就大了。

打亂生物鐘來防心梗,可以嗎?

早上4:30,全天體溫最低;早上6:45,血壓陡升;早晨7:30,褪黑素分泌停止……羅斯巴什教授舉例,生物鐘控制了的多種生理功能和活動,大部分人有著類似的節律。

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孔祥清教授就此開起了「腦洞」:心肌梗塞、猝死等和生物鐘也密切相關,尤其在清晨高發,那能不能通過乾預生物鐘來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呢?打亂生物鐘對患者來說,收益能否大於副作用?羅斯巴什教授也對這個「腦洞」大加讚賞: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據,將來是可以研究的!

果蠅得了五次諾獎,我才一次!

除了凌晨5點被通知獲獎這個「秘密」外,羅斯巴什教授在講座裡還講了不少諾獎背後的小細節。

慶祝獲得諾獎的蛋糕應該多華麗?羅斯巴什教授的照片讓人大跌眼鏡:它的諾獎慶祝蛋糕,是樸實的蛋糕底座上,趴了一隻特製的巨大「果蠅」,並且寫著「今天是果蠅的大日子」!

羅斯巴什教授研究了果蠅幾十年,他說,包括對藥物的反應、睡眠對衰老的影響等方面,果蠅與人類是十分相像的,一大一小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生物,睡姿甚至都很類似。所以不止生物節律,果蠅還被用來研究多種其他的人類疾病。

「科學讓果蠅出名了,這是果蠅的第五個諾貝爾獎,而我才得了一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