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患有痛風的人,平時怎麼調理可以防止痛風發生?醫生一次性說清楚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患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風的人群也在不斷增長。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痛風的患病率約為1%~3%,並呈逐年上升趨勢。痛風患者最主要的就診原因為關節痛,其次為乏力和發熱。要防止痛風急性發作,平時應重視控制尿酸水準和生活調理。具體可從以下幾點進行預防:

1.生活方式調理

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痛風的預防和治療。飲酒、大量使用肉類、海鮮、動物內臟,飲用富含果糖的飲料,劇烈運動,突然受涼,肥胖,疲勞,飲食、作息不規律,吸煙等均為痛風的危險因素;而規律作息和適當鍛煉,食用新鮮蔬菜是痛風的保護因素。

(1)限酒

研究顯示,飲酒可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且酒精攝入量與痛風發病風險呈劑量效應關係。當酒精攝入量≥50g/天時,其痛風發病風險比不飲酒者高153%。

(2)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

有研究顯示,食用大量肉類、海鮮、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比食用少量者尿酸水準平均高28.8μmol/L,且痛風急性發作風險更高。

(3)防止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

根據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的「痛風高尿酸血症患者多中心網路註冊及隨訪研究」大數據顯示,劇烈運動是男性和女性痛風患者發作的第三位誘因。突然受涼是女性痛風發作的第二位誘因,男性的第五位誘因。

(4)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研究顯示,富含果糖或含糖軟飲料可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5)大量飲水(每日2000ml以上)

飲水過少時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大量飲水可減少痛風發作時間,縮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數。

(6)控制體重

肥胖是痛風的獨立危險因素。研究顯示體重BMI指數越大,患痛風的相對風險度越高。

(7)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經常性食用新鮮蔬菜是痛風發病的保護因素,可降低痛風發作風險。

(8)規律飲食和作息

飲食、作息不規律及經常疲勞者,發生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風險要高1.6倍。

(9)規律運動

痛風患者規律運動除了減少痛風發作次數以外,還有助於降低BMI指數、縮短腰圍、降低甘油三脂、血糖和血尿酸水準。

(10)禁煙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發生痛風/高尿酸血症風險高50%,周圍人經常吸煙者比周圍人偶爾吸煙者發生痛風/高尿酸血症的風險高35%。

2.降尿酸

高尿酸是導致痛風發生的病理基礎,所以在醫生指導下規範藥物治療控制尿酸水準至關重要。降尿酸治療的目標是預防痛風關節炎的急性複發和痛風石的形成,幫助痛風石溶解。將患者血尿酸水準穩定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助於緩解癥狀,控制病情。因此,痛風診療指南推薦對急性痛風關節炎頻繁發作(>2次/年),有慢性痛風關節炎或痛風石的患者,進行降尿酸治療。

痛風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痛風有反覆發作的特點,尿酸鹽不斷沉積會使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導致患者活動受限甚至致殘。所以痛風患者平時應注意自我調理,防止痛風反覆發作,提高生活質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