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糖葯失效,是耐葯了?4個原因,醫生也許沒跟你說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口服降糖葯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治療手段,但是,不少患者發現,自己口服降糖葯後一段時間,藥效竟然下降了,血糖在服用降糖葯後頑強地居高不下,換了進口藥物之後藥效仍舊不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①患者的胰島功能下降了

對於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口服降糖葯的藥效減低甚至消失,是臨床是很常見的事。這種情況常能夠在使用一種降糖藥物胰島素促泌劑(包括磺脲類和格列奈類)時出現,因為這種降糖葯需要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為手段達到降糖目的,因此藥效需要體內的胰島β細胞保障。

但其實在被診斷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就已經降低了,部分胰島β細胞就已經失去作用,有研究表明這種降低程度可能為正常人的50%,且這種胰島功能的下降隨著時間進展,直至完全衰竭,過程大約10年左右。伴隨著胰島功能的下降,通過胰島β細胞起作用的藥物自然也就表現得藥效越來越差,當患者的胰島功能完全喪失時,胰島素促泌劑也就不再能夠發揮作用了。

②患者產生了嚴重糖毒性

除此之外,降糖葯藥效下降也可見於患者體內產生嚴重糖毒性導致胰島分泌功能處於「休眠」狀態,造成藥效失常。

③飲食控制不佳

患者在飲食的控制上的放鬆也可導致藥效變差。

④服用的其他藥物讓降糖葯失效

在口服降糖葯的同時使用胰島素拮抗藥物,如利尿葯、避孕藥等,也可能導致口服降糖葯失去藥效。

有些患者覺得降糖葯藥效下降,自己就對病情絕望了。但是,降糖葯失去藥效的原因有許多,應當逐一看待。

如果是由於產生糖毒性導致的口服降糖葯失效,及時治療解除糖毒性之後患者的胰島功能有望恢復,則藥效能重新增強;如果是由於飲食控制不嚴或不保持運動等導致降糖葯失效,改變生活方式積極嚴格控制之後可使降糖葯藥效回升;如果是由於同時使用胰島素拮抗藥物後導致口服降糖葯失效,則視情況停服降糖葯拮抗藥物之後能夠使藥效重新恢復;但是如果是由於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胰島功能下降,胰島β細胞無法作用,則很難使藥效恢復。

因此患者在發現自己口服降糖葯後藥效下降了,應當及時在醫生的幫助下尋找口服降糖葯藥效下降原因,如果發現為胰島素功能下降導致的降糖葯藥效衰減,則要及時加用胰島素聯合治療,及時控制血糖,減輕高血糖的毒性作用,避免產生高胰島素血症,臨床上有些患者在配合治療一段時間之後胰島功能得到改善,口服降糖葯的藥效能夠重新得到改善。

參考資料:

[1]周莉楨,郭杏花,鄭仲萍.二甲雙胍聯合降糖藥物對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率、血糖相關指標及胰島β細胞功能指標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9,17(08):1233-1235.

[2]王建華.口服降糖藥效果為何越來越差?—淺析口服降糖葯失效的原因及對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6(11):16-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