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下不去的血壓 病根竟在腎臟

遼寧省人民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 趙 霞

肖先生最近查出了高血壓,於是開始按醫囑吃降壓藥,但一個月過去了,血壓還沒下來。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肖先生有很嚴重的右側腎動脈狹窄,他的高血壓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放血管支架後,肖先生的血壓很快控制住了。

為什麼腎的問題也會引起高血壓呢?其實,腎臟不僅是代謝器官,還有調節血壓的重要功能。腎臟或腎血管出現問題時,例如肖先生這樣,血壓就會升高,被稱作腎性高血壓。儘管這一情況在所有高血壓中佔比不算太高,但其確診對病人尤其是年輕病人非常有意義。一旦確診,只要解決腎動脈狹窄的問題,血壓就能恢復正常,病人就不必因為查不出病因而長期吃降壓藥物了。

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與一般高血壓相比,有以下幾點特徵:1. 30歲以前或50歲以後突然出現高血壓;2. 高血壓出現後發展很快,服用很多降壓藥效果都不好;伴有腎功能惡化的趨勢。如果符合s上述3個特徵中的任何一個,就應懷疑腎性高血壓的可能。這類高血壓和一般高血壓的治療也是截然不同的,只要重建正常的腎動脈就可以達到降壓目的,大部分可通過放置腎動脈支架來解決。

診斷腎動脈狹窄主要依靠超聲、放射性核素檢查、磁共振或螺旋CT血管造影及腎動脈血管造影等檢查,最後一項常被認做診斷的「金標準」。腎功能不全患者宜選用非離子化造影劑,造影后點滴、飲水,以減輕造影劑的腎損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