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和林:滬倫通 A股通向全球的堅實一步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盤和林

  “滬港通”的推出擴大了對外開放的廣度,並且借助倫敦與上海的示範性鏈接,對未來我國逐步放開資本市場管制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繼成功地推出了滬港通與深港通之後,滬倫通也迎來了亮相的日子。國內外記者均在近日提及滬倫通揭牌儀式將於倫敦時間6月17日8:00,即同日台灣時間15:00左右舉行,屆時華泰證券也將於倫敦證券交易所舉行上市儀式。

  3天前,即倫敦時間6月14日上午10時,華泰證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價格確定。每份GDR20.5美元,行使超額配售權之前募集資金為15.38億美元。台灣時間14日晚間,華泰證券在上交所同步公告了GDR的發行結果。這讓華泰證券成為首家發行GDR的A股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A+H+G上市的公司。同時,華泰證券此次的發行,還是上交所與倫交所互聯互通的機制——滬倫通的首個GDR項目。

  與“滬港通”“深港通”的機制設計不同,“滬倫通”是滬倫兩地滿足一定條件的上市公司到對方市場上市交易存托憑證(DR)的模式,即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存托憑證(DR)並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包括東西雙向業務,即倫敦交易所由存托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CDR,以及上海交易所由存托人簽發,以境內證券為基礎在倫敦市場發行,代表境內基礎證券權益的GDR。這一創新機制的設立,一方面破解了兩大交易市場跨時區互聯互通的重大難題;另一方面引入了存托憑證這一創新品種,進一步豐富了境內市場掛牌的境外證券品種。

  當然,機制的創新著重於解決由於時區差異導致的市場交易問題,“滬港通”的推出更為人關注的是上海與倫敦市場互聯互通的新嘗試將使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步伐加大,呈現出全新的局面。

  首先,“滬倫通”的推出,A股市場的資產配置功能再次被放大。其實我們說“滬港通”拓寬了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以及進一步開放了國內資本市場,但實際上開放的最大目的在於實現資本在國際範圍的合理分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雖然是世界資金特別是亞太地區資金最主要的配置場所之一,但其吸引國際資本的能力還是有限。並且,香港特殊的城市屬性使其更多的還是作為離岸金融中心,港股中國際範圍內的價值股數量有限,因此,一方面,入市資金來源有限,限制了其資金的全球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境內投資者投資標的有限,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而對比之下,“滬倫通”便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一方面,倫敦作為老牌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其國際影響力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作為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海外人民幣持有地,資產配置方面的功能被進一步放大。因此,“滬港通”的推出擴大了對外開放的廣度,並且借助倫敦與上海的示範性鏈接,對未來我國逐步放開資本市場管制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其次是投資理念與市場管理的學習效應。“滬港通”的推出勢必增強上海與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合作的強化,借此機會A股可以學習借鑒倫敦市場監管機制和運行模式。同時,隨著“滬倫通”的逐步成熟,兩地的市場競爭也將逐步增大,資產配置作用下,內地股市上市公司價值會被進一步被挖掘,並且,競爭帶來的壓力作用也促使國內上市公司加快學習改善自己的企業價值管理方式,提高全球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跨區域的投資者投資還將不斷拉近兩地的投資理念,在推行長期投資理念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最後,兩地交易所的互聯互通,不僅加強了境內外資本市場的交流,為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入世界打下了基礎,還為在境外上市的企業回歸提供了機制基礎,境內外市場的互通,一方面,讓境內投資者可以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未在A股上市的我國企業;另一方面,為境外上市企業提供了回歸渠道,同時,A股也有機會接納更多的優質企業,讓內地投資者在家門口享受到國際經濟發展帶來的收益。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