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注意:痛風患者血尿酸反彈,肝功能異常,都和這個字有關!

不少痛風患者都曾經遇到過這些情況:1、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降尿酸治療後,血尿酸已經能夠維持在達標水準,但停用降尿酸藥物後,血尿酸濃度就迅速反彈;2、服用降尿酸藥物能夠使血尿酸濃度下降,但體檢時卻發現有肝功能異常。這兩件事情乍看起來沒什麼聯繫,實際上卻都和一個「胖」字有關。

眾所周知,肥胖是痛風常見而且重要的危險因素,70%的痛風患者體重超重15%以上。和非肥胖者相比,肥胖者痛風的患病風險增加2倍,BMI(身體品質指數)每升高1個部門,痛風的患病率就增加5%,即使在校正了年齡因素後,這種關係依然存在。國外的研究則發現,青年時期體重過度增加,是導致痛風的危險因素之一,35歲時的BMI水準和痛風的發生密切相關。

停用降尿酸藥物後,尿酸反彈和肥胖之間的關係

人體尿酸總量的80%,來源於自身細胞的新陳代謝,僅有20%是由外源性食物中的嘌呤代謝生成。肥胖者的體表面積更大,而體表面積與血尿酸濃度呈正相關,其機制可能與肥胖者的遊離脂肪酸可導致尿酸合成亢進、以及血液循環狀況等有關。也就是說,對內源性尿酸而言,體重越重的人,新陳代謝產生的尿酸就越多,即使不吃任何東西,尿酸也會源源不斷地生成,引起血尿酸濃度升高。

另外,痛風合併肥胖的患者,其胰島素抵抗的發生率接近7成。胰島素抵抗通過一系列機制使得尿酸在腎臟的再吸收增加,減少了尿酸的清除,於是血尿酸濃度升高。同時,胰島素抵抗還可增加肝臟的脂肪合成,導致嘌呤代謝紊亂,使得血尿酸濃度升高。目前,所有降尿酸藥物都是作用於尿酸升高機制的下遊,降尿酸治療只能約束而不能解決肥胖升高血尿酸濃度的問題。在停用降尿酸藥物後,痛風合併肥胖的痛風患者,血尿酸反彈可能會更加明顯。

降尿酸藥物副作用和肥胖之間的關係

肝功能異常是痛風降尿酸藥物的常見副作用,不論是抑製尿酸生成的別嘌醇、非布司他,還是促進尿酸排泄的苯溴馬隆,概莫能外。肝損的發生機率,和痛風患者的原有的肝功能狀況、用藥劑量、療程、用藥方法等因素相關。但最近有證據表明,合併肥胖的痛風人群服用降尿酸藥物時,其肝損的發生機率會明顯升高。

中科院上海葯研所的研究發現,體外細胞實驗證實,在高濃度脂肪酸(意味著肥胖)培養的肝細胞中加入苯溴馬隆,脂質聚集顯著增加,細胞凋亡率升高,加劇肝功能損害。而在正常培養的肝細胞中,苯溴馬隆的毒性則能維持在較低水準。可見,應用苯溴馬隆降尿酸的痛風患者,肝功能與其肥胖指數負相關,而且,苯溴馬隆用藥時間較長的肥胖患者,更容易發生肝損傷。非布司他也有類似的情況,肥胖的痛風患者多合併脂肪肝,而脂肪肝則是促成藥物損傷肝臟功能的重要原因。

小結一下:體重不降,尿酸難清。對於痛風合併肥胖的患者而言,應該把控制體重放在降低血尿酸濃度同等重要的位置。合理飲食和合理運動,是這類患者減輕體重的有效方法;在對合併肥胖的痛風患者進行藥物的降尿酸治療時,應更加嚴格地監測患者肝功能,或同時聯用護肝藥物,是符合精準醫療和個體化用藥這一痛風治療理念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